回答如下:
2008年,公曆時,在曆法中算是閏年,因為能被4整除,而在陰曆,即農曆中,不算閏年,農曆中有閏月的那一年才是閏年,而2008年無閏月
閏月“與“閏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
“閏年”。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數字應是365.2422日。那麼一年365天,就與實際的一年相差O.2422日,這樣四年之後就比實際的一年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曆法中規定,4年設一閏,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另附加規定,凡遇世紀年(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閏年。如1996年即閏年,2000年也是閏年,而1700年則不是閏年。陽曆閏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為閏日,陽曆閏年有366天。也就是說陽曆閏年的二月不叫閏二月,閏月為農曆所特有。
現在再來說“閏月”。閏月指的是陰曆中的一種現象,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中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箇中氣。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日的中點。中國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不象一般曆法那樣採用長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強調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據先後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數,確定前月的大小。如果從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間隔是30天,那麼當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為小月。
(二)以中氣定月序。首先,以歷月中有無中氣區分歷月和閏月,我們知道一個迴歸年有12箇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5306=2.3682個朔望月,經過幾番歷月輪轉之後,必有一個歷月沒有中氣。《漢書·律歷表》載:“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它前一歷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閏月出現在舊曆十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十月”。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閏。
綜上所述,閏年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閏月是陰曆中的一個現象,閏一個月,那一年陰曆有13個月,那一年叫閏月年。閏月年384大。
二月28天的來歷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治者愷撒大帝主持制訂陽曆,規定每年12個月裡,逢單為大月31天,逢雙是小月30天。按古羅馬的習俗,2月份是處決死囚的月份,人們認為這個月份不吉利,應該短些,於是只有29天。後來奧古斯都做了羅馬皇帝,他發現前任愷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於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為大月,同時把下半年的雙月都改成大月,9、11兩個月則改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從2月中扣掉。因此可憐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簡稱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執行週期即迴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公曆1982年至2042年與農曆閏年閏月對照表
公曆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閏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閏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閏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閏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閏六月小 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 閏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壬戊年
回答如下:
2008年,公曆時,在曆法中算是閏年,因為能被4整除,而在陰曆,即農曆中,不算閏年,農曆中有閏月的那一年才是閏年,而2008年無閏月
閏月“與“閏年”
如果不注意,大概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
“閏年”。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數字應是365.2422日。那麼一年365天,就與實際的一年相差O.2422日,這樣四年之後就比實際的一年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曆法中規定,4年設一閏,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為閏年,另附加規定,凡遇世紀年(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閏年。如1996年即閏年,2000年也是閏年,而1700年則不是閏年。陽曆閏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為閏日,陽曆閏年有366天。也就是說陽曆閏年的二月不叫閏二月,閏月為農曆所特有。
現在再來說“閏月”。閏月指的是陰曆中的一種現象,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歷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中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箇中氣。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一個節氣和一箇中氣。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日的中點。中國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不象一般曆法那樣採用長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強調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據先後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數,確定前月的大小。如果從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間隔是30天,那麼當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為小月。
(二)以中氣定月序。首先,以歷月中有無中氣區分歷月和閏月,我們知道一個迴歸年有12箇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5306=2.3682個朔望月,經過幾番歷月輪轉之後,必有一個歷月沒有中氣。《漢書·律歷表》載:“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它前一歷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閏月出現在舊曆十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十月”。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閏。
綜上所述,閏年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閏月是陰曆中的一個現象,閏一個月,那一年陰曆有13個月,那一年叫閏月年。閏月年384大。
二月28天的來歷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治者愷撒大帝主持制訂陽曆,規定每年12個月裡,逢單為大月31天,逢雙是小月30天。按古羅馬的習俗,2月份是處決死囚的月份,人們認為這個月份不吉利,應該短些,於是只有29天。後來奧古斯都做了羅馬皇帝,他發現前任愷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於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為大月,同時把下半年的雙月都改成大月,9、11兩個月則改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從2月中扣掉。因此可憐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中國舊曆農曆紀年中,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簡稱閏年)。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農曆作為陰陽曆的一種,每月的天數依照月虧而定,一年的時間以12個月為基準;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執行週期即迴歸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農曆閏年閏月的推算,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週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公曆1982年至2042年與農曆閏年閏月對照表
公曆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閏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閏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閏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閏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閏六月小 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 閏五月大 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壬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