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類的光
-
2 # 朝史暮想
這個問題,我可以理解為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有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為什麼一個“安史之亂”就能一下子把大唐王朝折騰得由盛轉衰,以致後來的種種社會矛盾一直困擾著唐朝。
王朝的興衰其實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並且長期累積導致量變引起質變,但是對於大唐王朝的衰敗,我歸結到一個封建社會老頑疾:土地兼併。
大唐在唐玄宗以前是實行均田制的。說白了就是國家把荒地分給無地的百姓耕種。百姓耕作一段時間後,一部分土地歸自己所有,一部分土地上交國家。
這項土地政策,對於建國初期,恢復生產,安定人口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安定,土地兼併重新抬頭。到了唐高宗,武則天的時期,唐朝社會土地兼併已經全面抬頭。參與者有各地的大地主,豪強鄉紳,官僚貴族,富商大戶,寺廟地主勢力,甚至皇室宗親。這就使得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荒地變得更加稀缺,也造成了大量的小農破產。
所以土地兼併的直接後果就是在唐玄宗時期,均田制已經無法實施。
均田制的破壞,也就破壞了當時大唐王朝的兵役制度——府兵制。
唐朝的府兵制,就是農民閒暇的時候是農民,來耕作。農閒的時候搞點軍事訓練。一旦有戰爭就會被組織起來自備武器糧草去當兵。
現在好了,連地都沒有了,飯都沒的吃,誰去當兵?所以府兵制就被募兵制代替了。
募兵制,就是國家出錢,養這麼一群士兵。這批兵,就是專業的兵了。募兵制帶來什麼後果?
募兵制導致很多地方勢力自己開始組建民團,並且由固定的武將率領固定的軍隊。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方武裝形成了自己的忠誠鏈。一個個地方勢力開始坐大,變強。實力的增長往往就伴隨著對話語權慾望的增加。
而由於唐玄宗中晚期那麼好大喜功,大唐又是玩外重內輕這一套,就是邊防軍實力強勁,內地和中央防備鬆懈。所以一個個地方武裝實力開始漸漸往地方割據的路上越走越遠,節度使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安祿山就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
最後,大唐中央內部各種派系勢力各種作死內耗,朝令夕改。比如李林甫要放權給地方,楊貴妃的外戚派楊國忠就要收回地方權力,最後終於把那些地方武裝逼反。
“安史之亂”爆發。而之後,地方武裝割據的問題,始終伴隨著大唐王朝。
-
3 # 青春生活wdns
有一句話叫國恆以弱亡,唯漢唐以強亡!唐初尤其是李世民這一代,為後輩打下了一個安穩的外部環境,兵鋒之盛無所不及,當時的大唐府兵制不是後期的與其類似的軍戶制度可以比擬,能參加府兵的都是良家子,也就是有戶籍並且大多都是關中子弟,平時務農,戰時出兵!早就了大唐當時全民皆兵的狀態,到達李治登基以後唐朝的版圖達到了歷史最大,這時候結症出現了,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李淵起兵的時候除了本身的力量以外,還有士族門閥的幫助,而李淵本身就是隴右軍事集團!這些士族門閥長期把持唐國士這個階層,包括歷史名臣長孫無忌,魏徵等等都是門閥的代表,李氏王朝歷代君王一直想法子削弱門閥,這個矛盾在武則天篡位以後達到了頂點,武則天高舉屠刀,幾乎將門閥勢力一掃而空,不過士族門閥的反擊也讓盛極一時的大唐出現了頹廢之態,而當時皇帝推出來科舉制度還沒有發現除大量的人才,這就是唐繁華外表下崩塌快的內因,外因就又要回歸到府兵制上了,唐朝中後期出現了節度使制度,並且後期歷代皇帝喜歡用異族將士,節度使手握軍政大權,是地方最高長官,這一制度嚴重破壞了唐初大將出徵由皇帝委派行軍道大總管的制度,將將士完全集中於私人手裡,所以藩鎮割據逐漸形成,大唐就在自己的沒亂內鬥中走向消亡!
回覆列表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享年78歲,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到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所以稱為唐明皇。他儀表堂堂,雄偉俊麗,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
先期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了毒殺皇帝丈夫唐中宗李顯、想學婆婆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的韋皇后。父親李旦傳位於他後,又發動“先天政變”賜死了威脅他政權地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兵變大大地傷了朝廷元氣,吏治的混亂、腐敗也亟待治理。當年,改年號“先天”為“開元”,表明了他勵精圖治、再造大唐的決心。
在位前期,選拔賢才,勵精圖治,撥亂反正,整頓吏治,任用了一批有賢能的宰相如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開創了大唐盛世,這也是整個大唐朝的極盛時期。在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死,玄宗日夜寢食不安,後宮那麼多美人,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在遇到壽王李瑁的妃子、美貌絕倫豔麗無雙的楊玉環後,於是不顧禮節,招她進宮,後封為貴妃。此後,寵幸楊貴妃,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怠慢朝政,享樂奢靡日甚一日,對外連年用兵,設定藩鎮,擴大了節度使財政軍大權,重用安祿山等外族守衛邊疆,天寶十四年,發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在強令固守潼關的哥舒翰出兵攻敵中計兵敗後,倉皇出逃,到馬嵬坡發生兵變,楊氏兄妹被殺。大唐又陷入連年爭戰之中。
唐明皇應屬前明後昏的皇帝的典型。先期在政權混亂時期,身處危局,而志向遠大,英明果斷,奪取並穩固了政權;然後,撥亂反正,整頓吏治,選賢任能,安定天下,開創太平盛世;在天下太平時期,反而自我滿足,不思進取,私慾膨脹,驕奢淫逸,任用奸臣,吏治敗壞,又加上連年用兵,政策失當,安祿山一反,毫無鬥志,只求一跑,把整個大唐搞亂了,他本人也落個可悲下場。
其實,也並非安祿山多麼強大,也並不會一下就把整個朝庭搞垮,國為當時李隆基手下也並不缺少名將,如李仙芝和哥舒翰等,國內其它地區的兵馬也正在向前方集結,可是因為他聽信楊國忠的讒言,自己又不懂軍事,過慣了安逸生活,不敢御駕親征,只有一逃了之,上下軍民,人心動盪。可想而知,他敗正在情理之中,不敗反而不正常了。唐明皇的“明”還能在哪能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