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74163422217

    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儒家的創立者,一代聖人孔子誕生了。出生亂世的孔子,十分痛恨禮樂崩壞、戰亂不止的社會現象,因此他周遊列國,提出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仁”,希望天下能夠恢復周禮,永止刀戈。但僅憑他一腔熱血,卻沒能國君的賞識,儒學沒能盛興,也難以實現“一統”的願望。可喜可賀的是,大約五百年後,一位名叫董仲舒的大儒將不受重視的儒學推向至尊面前,完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理想。這麼一個在百家爭鳴時無人認可的思想學說,為何會得到後世的推崇呢?

    一、起於春秋,大秦受創

    為何名儒?儒字又是何種含義?這個是後世許多人好奇研究的。後人的評價莫衷一是,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人部》對“儒”的解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莊子後學評論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春秋末期,孔子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弱,諸侯僭越,卿大夫專權已是習以為常,孔子提出“仁”,初衷只是在於恢復周禮,以圖天下安定。

    秦國發跡於西陲,在邊境磕磕碰碰百年,終於等到了商鞅變法,秦國因此強大。而早在商鞅之前,列國便有變法而強的例子,比如李悝、吳起變法等,相比推崇“仁”、“仁政”的儒家,倡導“兼愛”、“非攻”的墨家,法家更加適應春秋戰國時期“兼併”的潮流,成為舞臺的主角。秦始皇大一統後,曾詢問大臣們用何為政體,博士齊人淳于越認為“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因此提出恢復周朝的分封制,而丞相李斯卻持不同意見,認為亡周之過就在於分封,極力推崇郡縣制,意圖“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戰攻之患”。這不只是政見之爭,甚至可以說是儒、法兩家之爭,誰嬴便是佔據主流。然而可惜的是,有了周朝的先例,這位“千古一帝”很排斥分封制,於是下令焚燬《詩》、《書》等,“以愚黔首”,這邊是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儒學與百家學說遭受重創,法家得以獨佔鰲頭。

    二、苛法亡秦,漢武重儒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大增,為統一奠定了物質基礎,秦法得以深入秦人心中。然而當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空降的秦吏帶著“嚴苛”的法律來到新立的郡縣,秦人能習慣,但六國遺民卻不習慣,使得“天下苦秦久矣”,因此才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六國群起而攻之,秦朝如夏花般美好,卻又如曇花般短暫。

    接手的漢朝,痛改前非,不再大興刀兵,而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之前的戰爭創傷被抹平,國家再次進入強盛時期,武帝總結前朝經驗,認為“黃老無為而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了,在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博士董仲舒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建立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其中“天人感應”、“三綱五常”、“大一統”等學說都適合漢武帝推行“獨裁”統治,得到採納,儒學也因此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其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三、崇尚“仁”“禮”,難擋利炮

    漢武過後,時代變遷,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儒學的發展可謂是此起彼伏。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地位下降,“避世”玄學更受隱士推崇;唐朝興盛一時,與佛、道教互有參透;宋朝發展為理學,其中“程朱理學”聞名後世;元明也都有建樹。

    及至晚清,中國國門被外華人的火槍利炮打破,為救國存亡,社會必須實行改變,隨著傳統社會的瓦解,致使孔子聖人權威喪失,近代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參加五四運動的學生們、學者們抱著"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姿態,否定了作為中華兩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學。扛了兩千多年大旗的儒家思想,在“內憂外患”中還是倒下了。

    縱觀儒學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支援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根源在於:“變”,也就是順應時代發展做出改變。為什麼儒家思想在孔子提出的時候沒有得到重視,因為其有過於超前的地方:“天下為公”、“為政以德”,而又有落後的地方:恢復周禮,畢竟春秋時期,還不是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各諸侯國需要快速就能夠增強國力的“變法”,而周天子也不是周武王在時,能夠一呼百應的“天下共主”了。反觀西漢、唐、宋時期的儒家思想,則是吸取各種學說的精華,補足缺點,甚至做出改變,才得以佔據主流,得到後人的推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三丰,獨孤求敗,王重陽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