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一.看顏色,真狼毫顏色為略淺的黃褐色,筆尖和筆肚的顏色差別較小,純淨天然,柔和的天然光澤:假狼毫顏色一般較深,有點發紅,筆尖與筆肚顏色差異大,光澤很亮很細,有工廠加工的感覺。或者是羊毫染色的光澤比真狼毫的灰暗,沒光澤。

    二.聞味道,純狼毫的有些沒有處理過的會有類似狗的味道。假的容易有化工染料的味道,或者是羊的騷味。

    三.摸手感,真狼毫摸起來像是在摸一個很健康的,經常給它洗澡,皮毛十分鮮亮順滑的貓,十分舒服、假的則粗糙一些。 此外,真狼毫加健加的少的話筆肚感覺是空的,假的加健一般較多,筆肚是硬的。

    四.開啟看,真狼毫所有毛基本上是一樣的,偶爾會有些加建用的短毛,也是比較均勻的。假狼毫大開看裡面一般是無奇不有,有很多劣質的東西容易看的出來的。

    五.試手感,真狼毫寫字力勻而峰不散,力度柔和,感覺整個筆頭渾然一體,有一種耍軟劍的感覺;假狼毫尖部小,筆肚大,感覺是兩個獨立的部分,寫重寫輕完全不一樣,筆尖寫柔弱無力,筆肚寫毛躁。

    六.看壽命,真狼毫壽命長,越寫越好寫,最後禿了也基本上能用用,假的很快就禿了,洗乾淨掛在那邊,真的基本上不變,假的會蓬鬆開,會卷,會縮水。

    “狼毫”是採用黃鼠狼尾毛等上等原料製作的筆頭,屬於筆中佳品。對於這樣高檔的毛筆,要採用紅木、紫檀木、紅竹等製作筆桿。 只有每一道程式都做到精湛,才能製作出一支“筆齊、肚圓、頭尖、體健”的毛筆來。真正的純狼毫價格絕對不會便宜,多則大幾十上百,如果配上特質上等杆的話,價格需要200-300元。

    其實中國古代很多大書法家對筆都有很高的要求。

    有一定書法功底的書友或初學的朋友們都適合使用此筆。

    1、使用新筆時,可以先用手把筆毛輕輕地捻開,不要用力,然後放在水裡浸泡。應該說不可以浸泡在茶杯裡或是瓶子裡,如條件所限,只有茶杯或瓶子,最好找一個夾子,把筆桿夾在杯子邊上,不要使筆毛立在杯子底上。無論是泡在水裡或不泡在水裡,筆毛都不可以彎曲(寫字時除外)。如一支新筆第一次浸泡時筆毛是彎曲著的,那麼這支筆就算告吹了,再好的筆也完了。

    2、冬天最好用溫水浸泡,但絕不要熱,熱水易把筆頭燙掉。一般情況下,在水裡浸泡10分鐘到20分鐘即可。

    3、泡好後,將筆毛的水大體擦乾淨,可以用軟布、衛生紙、或生宣紙擦拭即可。一定要順著毛擦。不要用力擦,更不要為了把筆毛的水擦乾淨,把筆毛摁在桌子上使勁地來回地擦,準確地說新筆殘留點水沒關係。

    4、筆毛的水大體擦乾淨後,開始蘸墨,一定要注意把筆毛全部蘸到墨裡,不可以只蘸一半或多一半。雖然寫字時我們只用筆毛的大部分,而不是使用全部,但在初次蘸墨時一定要將墨全部蘸滿,這樣筆毛就可以連為一體,寫字時力量就可以用在筆端了。

    5、每次用完毛筆,一定要將筆毛涮乾淨,雖然不能絕對涮乾淨,但至少殘墨不可太多,越乾淨越好,因為縮墨傷筆。

    6、毛筆用完、殘墨洗幹後,一定要將筆毛捋齊、捋順,筆尖一定要正,不可歪斜,不可有“卷”毛,不可有“脫離群眾”的毛,

    一定要將筆毛收拾好,收拾整齊,然後將筆掛在筆架上。如沒有筆架,雖然可以平放,也可以倒著插在筆筒裡,但都不如掛在筆架上。

    7、寫字時,短時間不寫時,怕筆毛被風吹乾,可以將筆帽臨時戴上。但長時間不寫時,將筆涮乾淨後,要自然風乾,不要再戴筆帽,筆毛不可以總是溼的,尤其是殘溼墨,絕對傷筆。

    8、因為乾溼交替,筆桿容易開裂,筆頭也有時掉下來,用現在的萬能膠粘上就是了,和筆毛的做工、質量相比這都是小事。

    9、筆用久了,感覺不太好使了,除了正常的自然損耗之外,有時是殘墨粘在了筆毛上,極不容易用水涮洗下來,這時可用護髮素將筆毛清洗一下,多數情況下經護髮素清洗過的毛筆就好用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筆毛也是動物的毛髮呀。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應該善待毛筆,要愛惜,特別是得到一支好用的筆不容易,一定要保護好。有些時候,不是筆不好使,是我們不會使,不會善待它。筆是這樣,紙、墨、硯也是如此。

    以上,僅供參考。

    注意:新筆都有浮毛,開鋒後立刻清理掉以後就不會感覺會掉毛,開鋒用水泡的話,會使浮毛粘在筆上,在寫的時候就會感覺經常掉毛。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溼,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後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韌性為止,大概要十數分鐘。筆儲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潤筆即書,毫毛經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後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乾為止。所謂“乾”,並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筆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乾,不能運轉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後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若不洗去,筆毫乾後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淨之後,先將筆毫餘水吸乾並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於筆架上,最好不要洗後直接插到筆筒內去,·因為殘餘的水分流入筆桿容易造成碎梗和筆頭脫落。洗筆時不要用肥皂水,因為肥皂屬礆性,會使羊毛脫去應有的一點油脂,從而使羊毛髮脆而斷掉。可使餘水繼續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於陰涼處陰乾,以儲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於Sunny下。儲存筆之要領以乾燥為尚。使用毛筆最忌諱的就是讓墨汁在筆毛上硬掉,這幾乎是對毛筆的凌遲之刑。

    再用毛筆時,應先浸清水後擠幹後再入墨。因為幹筆頭入墨,用後筆不易洗乾淨。如果筆根宿墨越積越多後容易造成筆鋒空而散,不但用起來不順手,而且筆毛容易斷,從而縮短筆的壽命。

    用過的毛筆,倘發現帶墨膠結或發硬,可用溫水或冷水浸泡,但不能用開水浸泡,更不能放在嘴裡咬,這樣會使毫毛彎曲,影響彈性。浸筆時,切勿將筆頭和筆桿連線處塞進水裡,否則筆頭容易脫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甚大,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