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後出生的我,與鄧麗君的相識即是永別。
每當同齡人聽聞我喜愛鄧麗君時,他們有的認為我與眾不同,也有的人認為我很low,跟不上時代潮流。
所以我一直是孤獨的,我很難找到年齡相仿的音樂知音,我沒法與自己身邊的人談論自己最喜愛的鄧麗君小姐。他們對鄧麗君的認識也僅限於《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我只在乎你》。
而我呢?反而喜歡她的冷門歌曲,日文歌曲。
但我從不後悔。
因為,我不會為了合群,失去自我,迷失本心,放棄所愛。
當我聽過這世間無數個聲音以後,直到14歲那年,我終於找到我此生最愛的那個聲音,那就是鄧麗君的聲音。
就像我們總是要在茫茫人海中,尋尋覓覓,才能遇到自己的真愛。
幾年來,我也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很多人,但是這些人也許只陪我走過了人生中的一小段路程,又很快乾淨利落地回到人海中去了……
只有鄧麗君,她的歌聲陪伴著我度過無數個孤獨彷徨的黑夜,陪我度過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的低谷。
我有時會想,能陪伴我一生的,也只有鄧麗君那些永遠不會更新的歌吧!
其實,我在孃胎裡就已經接觸到了鄧麗君的歌了。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概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我爸在家裡放鄧麗君的DVD,我就聽到了那首《再見我的愛人》,我當時也不認識字,也不知道電視上穿著黑色長裙的那個姐姐是誰,但我真心覺得那個姐姐很漂亮,我也很喜歡這首歌。
三歲的孩子畢竟不懂世事。又哪裡知道什麼歌星呀! 後來上了小學,我並沒有對音樂產生太大的興趣,只記得,那時五音不全,聲音也是粗粗啞啞的。 上了四、五年級後,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人們聽歌的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大家就開始在電腦上聽歌。我跟著同學一起,開始聽比如周杰倫、張韶涵、梁靜茹、蔡依林這類歌手的歌曲。但往往一首歌最多聽了大半個月就膩了……
我還是會想起兒時記憶中那個穿著一席黑色長裙的那個姐姐,但我真的找不到那首歌。
其實,我當時一定有聽過鄧麗君這個名字,我也知道她是個很有名氣的歌星,不過我壓根就沒有想過去聽她的歌曲,去了解她。
可能我那時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平時住在學校,很少上網看電視,根本就不關注這些歌壇中的歌星。並且我爸爸那十年來,就再也沒有在家裡放過鄧麗君的CD了。
後來,我就慢慢淡忘了那個穿著黑色長裙的姐姐了…
直到14歲那年,我爸爸突然翻出來十幾年前的CD,在車上放。他當時笑著對我說:“我今天給你放一些好歌聽!”
我心想:你那些老掉牙的歌有什麼好聽的呀?心裡暗暗地笑他老土。
那張CD放的第一首歌就是《小城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認認真真地去聽鄧麗君的歌,聽了幾句後就傻了。這種清澈甜美的聲音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讓我的心都融化了。心想,這個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歌?風格既不像現在的流行歌,又不像民歌?這到底是種什麼曲風的歌呢?
後來才知道鄧麗君的歌融合了多種風格,既有民族戲曲類的元素,又有流行元素,還融入了日本演歌的唱法。所以鄧麗君的歌,一般人是模仿不來的。
她的歌聲細膩柔美,自然流暢,讓我煩躁不安的內心突然變得特別平靜,彷彿瞬間遠離了這塵世中的煩憂和喧囂。就好像去到了一個南雲望氣,華露羅香的仙境,品嚐著一壺陳年濃郁的美酒,在春花秋月下,欣賞著高山流水…… 補充一下,鄧麗君的歌,不是每一首都有這種感覺,有些比較傷感哀怨的,聽著還是想哭的,哈哈哈!
後來,我開始迷戀鄧麗君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聽她一個人的歌……
為什麼呢?
除了她悠揚動聽的歌聲外。 還有歌曲中的歌詞,好像訴說著一個14歲少女欲說還休的心事……
還有她在歌曲中傳遞的綿綿深情…… 她就是我的知音呀!
因為在14歲那年,我正好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男生(他也是男生,我們不可能在一起)。因為我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乖兒子,我的字典裡沒有“早戀”這個詞。我只能把那份純真的愛意壓在心底,越壓越深。而她的歌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釋放渠道。
柳絲長,情意也長
想你想斷腸 今天說要忘了你
一番關懷和情意 ……
記得當時,我每天都要想方設法地避開那個男生,因為我怕自己見到他時會不自然地臉紅心跳,害怕暴露自己的心聲。而鄧麗君的歌就像一場俏皮柔軟的春風,唱出了一個豆蔻少女甜蜜而又惆悵的心事。
鄧麗君的歌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如今,很多“君迷”都已經逐漸邁向中年和老年了。
但每當她的歌聲響起時,我們還是會停下腳步,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青澀的初戀……
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等到自己的初戀。
但是有鄧麗君的歌填補我內心的空虛,我仍然感到心滿意足。
也希望藉助自己微薄的力量,把鄧麗君的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更多的90後00後10後們可以喜歡她。
2000年以後出生的我,與鄧麗君的相識即是永別。
每當同齡人聽聞我喜愛鄧麗君時,他們有的認為我與眾不同,也有的人認為我很low,跟不上時代潮流。
所以我一直是孤獨的,我很難找到年齡相仿的音樂知音,我沒法與自己身邊的人談論自己最喜愛的鄧麗君小姐。他們對鄧麗君的認識也僅限於《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我只在乎你》。
而我呢?反而喜歡她的冷門歌曲,日文歌曲。
但我從不後悔。
因為,我不會為了合群,失去自我,迷失本心,放棄所愛。
當我聽過這世間無數個聲音以後,直到14歲那年,我終於找到我此生最愛的那個聲音,那就是鄧麗君的聲音。
就像我們總是要在茫茫人海中,尋尋覓覓,才能遇到自己的真愛。
幾年來,我也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很多人,但是這些人也許只陪我走過了人生中的一小段路程,又很快乾淨利落地回到人海中去了……
只有鄧麗君,她的歌聲陪伴著我度過無數個孤獨彷徨的黑夜,陪我度過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的低谷。
我有時會想,能陪伴我一生的,也只有鄧麗君那些永遠不會更新的歌吧!
其實,我在孃胎裡就已經接觸到了鄧麗君的歌了。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概在我三四歲的時候,我爸在家裡放鄧麗君的DVD,我就聽到了那首《再見我的愛人》,我當時也不認識字,也不知道電視上穿著黑色長裙的那個姐姐是誰,但我真心覺得那個姐姐很漂亮,我也很喜歡這首歌。
三歲的孩子畢竟不懂世事。又哪裡知道什麼歌星呀! 後來上了小學,我並沒有對音樂產生太大的興趣,只記得,那時五音不全,聲音也是粗粗啞啞的。 上了四、五年級後,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人們聽歌的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大家就開始在電腦上聽歌。我跟著同學一起,開始聽比如周杰倫、張韶涵、梁靜茹、蔡依林這類歌手的歌曲。但往往一首歌最多聽了大半個月就膩了……
我還是會想起兒時記憶中那個穿著一席黑色長裙的那個姐姐,但我真的找不到那首歌。
其實,我當時一定有聽過鄧麗君這個名字,我也知道她是個很有名氣的歌星,不過我壓根就沒有想過去聽她的歌曲,去了解她。
可能我那時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平時住在學校,很少上網看電視,根本就不關注這些歌壇中的歌星。並且我爸爸那十年來,就再也沒有在家裡放過鄧麗君的CD了。
後來,我就慢慢淡忘了那個穿著黑色長裙的姐姐了…
直到14歲那年,我爸爸突然翻出來十幾年前的CD,在車上放。他當時笑著對我說:“我今天給你放一些好歌聽!”
我心想:你那些老掉牙的歌有什麼好聽的呀?心裡暗暗地笑他老土。
那張CD放的第一首歌就是《小城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認認真真地去聽鄧麗君的歌,聽了幾句後就傻了。這種清澈甜美的聲音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讓我的心都融化了。心想,這個世上竟然還有這樣的歌?風格既不像現在的流行歌,又不像民歌?這到底是種什麼曲風的歌呢?
後來才知道鄧麗君的歌融合了多種風格,既有民族戲曲類的元素,又有流行元素,還融入了日本演歌的唱法。所以鄧麗君的歌,一般人是模仿不來的。
她的歌聲細膩柔美,自然流暢,讓我煩躁不安的內心突然變得特別平靜,彷彿瞬間遠離了這塵世中的煩憂和喧囂。就好像去到了一個南雲望氣,華露羅香的仙境,品嚐著一壺陳年濃郁的美酒,在春花秋月下,欣賞著高山流水…… 補充一下,鄧麗君的歌,不是每一首都有這種感覺,有些比較傷感哀怨的,聽著還是想哭的,哈哈哈!
後來,我開始迷戀鄧麗君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聽她一個人的歌……
為什麼呢?
除了她悠揚動聽的歌聲外。 還有歌曲中的歌詞,好像訴說著一個14歲少女欲說還休的心事……
還有她在歌曲中傳遞的綿綿深情…… 她就是我的知音呀!
因為在14歲那年,我正好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男生(他也是男生,我們不可能在一起)。因為我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眼中的乖兒子,我的字典裡沒有“早戀”這個詞。我只能把那份純真的愛意壓在心底,越壓越深。而她的歌就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釋放渠道。
柳絲長,情意也長
想你想斷腸 今天說要忘了你
一番關懷和情意 ……
記得當時,我每天都要想方設法地避開那個男生,因為我怕自己見到他時會不自然地臉紅心跳,害怕暴露自己的心聲。而鄧麗君的歌就像一場俏皮柔軟的春風,唱出了一個豆蔻少女甜蜜而又惆悵的心事。
鄧麗君的歌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如今,很多“君迷”都已經逐漸邁向中年和老年了。
但每當她的歌聲響起時,我們還是會停下腳步,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青澀的初戀……
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等到自己的初戀。
但是有鄧麗君的歌填補我內心的空虛,我仍然感到心滿意足。
也希望藉助自己微薄的力量,把鄧麗君的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更多的90後00後10後們可以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