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間(陽曆8月7日)的立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早在唐宋時,人們立秋這天就要用井水送下7—14粒紅小豆,而且必須面朝西站著,也是為了祈求秋天不得腹瀉等症。現在中國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時分,許多老皇曆中都標出具體時間),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中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南通風俗,以立秋節氣的時間在朝或夜,來預卜立秋以後天氣的炎涼。諺語“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吼吼”即是此意。從日曆上看來,今年是8月8日早上6時24分立秋,想來應該是天涼好個秋吧!南通民俗還認為立秋這一天的天氣變化,與秋季農田收成關係極大。如立秋這天聽到雷聲,田裡的莊稼就“秀”(吐穗開花)不好,穀子長不飽滿,癟谷多,將大大減產。又認為:稻秀時節,若濃霧大作並有白虹貫天,這種沙地人叫作“白鱟”的天象,收穫時秕穀必多,俗呼為“天收”。可見民間對立秋日雷鳴和出現虹這類自然現象,甚為忌諱。
南通和江南一帶一樣,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南通及江南地區西瓜旺市在小暑和大暑之間,酷熱的盛夏也在這一時期,而立秋一般在大暑之後的8月7日、8日二日,此時這一帶的西瓜已入末市,瓜的甜度和質量也明顯下降,氣候亦將告秋,所以立秋食西瓜應是於理不通。但是為何會有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呢?原來,西瓜雖從宋代傳入中原,但種植並不普遍,所以那時並沒有產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但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立秋以後,如天旱少雨,赤日炎炎,產生連續酷熱天氣,就把伏天拖長了,即所謂“秋老虎”,意謂炎勢如虎,反常的酷熱不遜於大暑。此時人們更感到悶熱難當。當然秋天的炎熱畢竟像“兔子的尾巴———長不了”。立秋後如逢雨水多,下一陣雨涼一陣,處暑後,暑氣當已消退,確實進入秋季了。
農曆七月間(陽曆8月7日)的立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早在唐宋時,人們立秋這天就要用井水送下7—14粒紅小豆,而且必須面朝西站著,也是為了祈求秋天不得腹瀉等症。現在中國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立秋時分,許多老皇曆中都標出具體時間),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中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南通風俗,以立秋節氣的時間在朝或夜,來預卜立秋以後天氣的炎涼。諺語“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吼吼”即是此意。從日曆上看來,今年是8月8日早上6時24分立秋,想來應該是天涼好個秋吧!南通民俗還認為立秋這一天的天氣變化,與秋季農田收成關係極大。如立秋這天聽到雷聲,田裡的莊稼就“秀”(吐穗開花)不好,穀子長不飽滿,癟谷多,將大大減產。又認為:稻秀時節,若濃霧大作並有白虹貫天,這種沙地人叫作“白鱟”的天象,收穫時秕穀必多,俗呼為“天收”。可見民間對立秋日雷鳴和出現虹這類自然現象,甚為忌諱。
南通和江南一帶一樣,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南通及江南地區西瓜旺市在小暑和大暑之間,酷熱的盛夏也在這一時期,而立秋一般在大暑之後的8月7日、8日二日,此時這一帶的西瓜已入末市,瓜的甜度和質量也明顯下降,氣候亦將告秋,所以立秋食西瓜應是於理不通。但是為何會有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呢?原來,西瓜雖從宋代傳入中原,但種植並不普遍,所以那時並沒有產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風俗。但在西域,西瓜原產地已普遍盛行立秋吃西瓜的風俗。因西域地處中國的西北,緯度較高,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而此時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立秋以後,如天旱少雨,赤日炎炎,產生連續酷熱天氣,就把伏天拖長了,即所謂“秋老虎”,意謂炎勢如虎,反常的酷熱不遜於大暑。此時人們更感到悶熱難當。當然秋天的炎熱畢竟像“兔子的尾巴———長不了”。立秋後如逢雨水多,下一陣雨涼一陣,處暑後,暑氣當已消退,確實進入秋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