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在天地
-
2 # 王家有沐初長成
本來想推薦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與《人性的優點》,這兩本都是在人際交往關係與性格塑造方面非常經典的讀物,但考慮到孩子還算小,提問者大概是希望那種寓教於樂的書籍,那就推薦《給孩子的第一本性格養成書》。
-
3 # 閱讀匯
常言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愛好閱讀的人,氣質都自儒雅,讓人感覺舒服。讀書的好作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那題主的困惑是,孩子性格有一些缺點,想透過閱讀來幫助建立一些正面的性格。
首先得肯定題主的想法還是挺不錯的,因為閱讀確實可以透過改變一個人。那麼什麼樣的書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正面的性格呢?
其實這樣的書很多,鑑於孩子才十歲,因此推薦一些適合孩子看的童書,如美國著名作家羅伯特·羅素寫的《兔子坡》。這本書講的是兔子坡上的小動物們面對新來的鄰居狐狸到來所發生一列的故事。雖說這是一個童化故事,但是裡面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面臨疑問如何處理、對待家人應是怎麼樣的態度,孩子讀完書後,其實不亞讀了一本人際關係學書。
那像這樣的書挺多的,但我有個十分關鍵的地方,題主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讀,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那這樣,書才讀得更有價值,孩子才會收穫得哦。
讀什麼書可以磨練性格?
讀書首先要讀相對客觀的歷史典籍,不要把野史當正史,把戲說當真事。如要了解秦漢及以前的歷史,最好讀巜史記》,因為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不僅學識淵博,更主要的是作者人格獨立,態度客觀,不隱惡,不虛美,讓我們對那個時期的人物有全面的瞭解。秦漢以後,歷朝歷代都有斷代史,還有巜資治通鑑》這部通史互相補充互相借鑑,可以讓讀者瞭解得更全面更豐富。元明清離現代近,更有外籍人士的著作可資參考。如黃仁宇的巜萬曆十五年》、漢布林森的《成吉思汗傳》,甚至是《馬可波羅遊記》也有很多有益於我們瞭解元朝社會倫理、經濟效益、軍事訓練等方面的知識。兼讀則明,偏執則暗。讀史可以磨練人虛心受教,明智行事的性格。
讀書其次要讀完整的人物傳記,尤其是性格複雜的文學家和處在歷史複雜時期的文化人物。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事廢人,也不能以人廢事。華人是喜歡走極端的。劉小川在《品中國文人》裡說:“當雞毛蒜皮有了市場,有些人就盯住雞毛蒜皮不放,藉口將偉人拉下神壇,將偉人之偉岸拆解成平庸,拿平庸去賣錢。這勢頭若蔓延開來,後果可想而知。這遠比將偉人神話更糟糕,因為將一切標誌著人類精神境界的高峰削平,砍成碎片,拿去零售或整賣。賣完了,皆大歡喜,昆蟲滿天飛,野獸遍地走;連血腥事件也會變成市井笑料媒體猛料。”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多講積德行善的事,激發社會的正能量。講林微因,多講她的文學才情,建築設計方面的貢獻如果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講魯迅,多講文學藝術之外,再介紹北大校徽的創意等。
讀書還還要讀針鋒相對的各派理論,因為這些學派對對方的研究是深刻的,攻擊力越強就說明對對方的研究越深刻,讀百家爭鳴的書,可以使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事半功倍。如果是做人則是相反: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已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魏徵曾經對唐太宗李世民說:辨人是智,識己是明,辨人難,識己更難。縱觀歷史,有自知之明者常常知足、常常低調,也常常得到善終,如李靖如張良。能辨人者得士進而得天下,如李世民識魏徵,便有貞觀之治;如李隆基識得姚崇宋璟,便能經營出開元盛世。
叔本華講:人類有兩大不幸,一是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二是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話耐人尋味。
華人常說:知足者常樂。也算是對叔本華的一種回答,將幸福理解為追求幸福的過程。可惜,眼下知足者少了。知不足本非壞事,是生存的大動力,動起來了,卻又張牙舞爪窮奢極欲,如果長此以往,前景不妙。
讀書的目的是讀人,讀人的出發點是做人。沒有好休養、好性格、好習慣的人是做不了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