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在中國種植極為普遍。重點產區在北方和中原地區。知名大棗 靈寶大棗主產於河南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後地村三面環水,沙壤地質,造就獨特的後地大棗(俗稱靈寶大棗),品質上稱,營養極為豐富。是河南省確定的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2004年被國家命名為100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之一。 靈寶大棗有著極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據測定,每百克鮮棗中含有維生素C 0.4克、維生素P 3克、蛋白質2.9克、脂肪2.32克、糖及澱粉62.94克,可產生近300千卡的熱量,並含磷、鐵、鈣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靈寶大棗可調氣血、潤心肺、補腎胃、療熱寒。棗肉所含單寧、硝酸鹽、酒石酸可入西藥,所含維生素P是治療高血壓的特效藥物。中醫主要用於治療肝炎,另外,大棗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等重要作用。 寧陽大棗聞名於世,以其棗大極其甜而聞名,南宋文天祥寫詩讚美“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別名棗、紅棗、棗子、幹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醫學入門》)。 壺瓶棗——主要產自山西晉中。該品種樹勢強健,樹體高大。果重19g,長倒卵形,皮薄,深紅色,肉厚,質脆,汁中多,味甜,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幹率35%,含糖71%。品質中上,9月中旬成熟。果實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達50克以上,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的美名。成熟後果皮暗紅,果形上小下大,中間稍細,形狀象壺亦象瓶,故稱之為壺瓶棗。 黃河灘棗——黃河流域兩岸地帶培育的大紅棗,俗稱"灘棗",學名"木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灘棗生長在距黃河五十米至一千五百米範圍內的沙灘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母親河源源不斷滋養孕育的精華,是華北、陝北地區特有的珍品。其中以產自無汙染的中國紅棗第一縣——山西柳林為最佳,中國優質紅棗生產基地——孟門鎮黃河灘棗亦為上乘佳品,其特點顆粒碩大,呈圓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軟潤香,素稱"人參果"。 在山西、陝西黃河交界,山西臨縣、柳林,陝西清澗縣,陝西佳縣都是有名的黃河灘棗之鄉。 新鄭大棗——河南新鄭的“新鄭大棗”,素有 “靈寶蘋果碭山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譽。 阜平大棗——河北阜平地區的大棗產量佔全國第五。生長在太行山區,品質優良,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幹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 金絲小棗——主要產自山東樂陵、無棣,河北滄州。無核,含糖量高,掰斷可拉出絲 冬棗——河北黃驊地區為主產區: 甜脆適合鮮食,在冬春上市;山東沾化也出產優質冬棗,是當地特產,在秋末冬初成熟,果大脆甜,但不易儲存。 板棗——山西的“板棗”: 板棗為中國四大名棗之首,品種來源:據《稷山縣誌》記載,該品種系明朝由山東引入,栽培歷史400餘年。因果形側面較扁,當地方言“扁”音為“板”,故稱“板棗”。板棗果實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為扁圓形,略帶上寬下窄狀,故名板棗,成熟後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幹後的好棗,皮無皺摺,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 Murano紅棗——新疆若羌地區(塔里木Murano絲路)的“若羌紅棗”中國獨一無二的樹上吊幹,冰川融水灌溉,最高溫差28度,所以造就若羌紅棗個大美觀,橢圓形,曬乾為深紅色,才下果時肉脆棗甜,曬乾後肉軟甜潤,吃後餘香滿口。每100克紅棗含鈣100毫克、維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74.88%、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中藥為藥引子。若羌縣雖然降水稀少但光熱源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若羌紅棗的生長。 和田玉棗——新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玉棗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紅棗營養十分豐富。 臨澤小棗——產自甘肅,肉質緻密,多汁,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維生素C含量高一般為662.7mg/100g,制幹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韌性強,極耐貯藏運輸。朝陽大棗------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因盛產大平頂棗1999年4月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大平頂棗之鄉”稱號;2001年4月又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62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之一;2002年1月大平頂棗在北京市國家林業局舉辦的“全國林副產品名優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優質獎。這裡生產的大棗色澤鮮豔,狀如瑪瑙,肉厚清脆,酸甜適度。 本品為鼠李科棗屬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其根、樹皮亦入藥,隨時可採。 金絲大棗——產自河北贊皇縣,贊皇大棗歷史上曾多次貢奉朝廷,被譽為“貢棗”,1956年在中國長沙棗評會上被評為“中國大棗之冠”,1968年75顆贊皇金絲大棗走進中南海為毛澤東主席慶祝75歲壽辰,1994年,中國首屆林業名特新優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7年又獲得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在昆明國際園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同年又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2000年在山東樂陵紅棗交易會上贊皇大棗及其產品蜜棗榮獲金獎,2001年贊皇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贊皇大棗之鄉”,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大棗生產標準化示範縣”,2004年在第八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果王”。2005年,贊皇大棗列入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範圍。
大棗在中國種植極為普遍。重點產區在北方和中原地區。知名大棗 靈寶大棗主產於河南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歷史,後地村三面環水,沙壤地質,造就獨特的後地大棗(俗稱靈寶大棗),品質上稱,營養極為豐富。是河南省確定的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2004年被國家命名為100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之一。 靈寶大棗有著極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據測定,每百克鮮棗中含有維生素C 0.4克、維生素P 3克、蛋白質2.9克、脂肪2.32克、糖及澱粉62.94克,可產生近300千卡的熱量,並含磷、鐵、鈣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靈寶大棗可調氣血、潤心肺、補腎胃、療熱寒。棗肉所含單寧、硝酸鹽、酒石酸可入西藥,所含維生素P是治療高血壓的特效藥物。中醫主要用於治療肝炎,另外,大棗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等重要作用。 寧陽大棗聞名於世,以其棗大極其甜而聞名,南宋文天祥寫詩讚美“桑棗人家近,蓬蒿客路長”。別名棗、紅棗、棗子、幹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醫學入門》)。 壺瓶棗——主要產自山西晉中。該品種樹勢強健,樹體高大。果重19g,長倒卵形,皮薄,深紅色,肉厚,質脆,汁中多,味甜,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幹率35%,含糖71%。品質中上,9月中旬成熟。果實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達50克以上,素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的美名。成熟後果皮暗紅,果形上小下大,中間稍細,形狀象壺亦象瓶,故稱之為壺瓶棗。 黃河灘棗——黃河流域兩岸地帶培育的大紅棗,俗稱"灘棗",學名"木棗",是山西四大名棗之一。灘棗生長在距黃河五十米至一千五百米範圍內的沙灘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母親河源源不斷滋養孕育的精華,是華北、陝北地區特有的珍品。其中以產自無汙染的中國紅棗第一縣——山西柳林為最佳,中國優質紅棗生產基地——孟門鎮黃河灘棗亦為上乘佳品,其特點顆粒碩大,呈圓柱形,色如墨玉,果肉甜軟潤香,素稱"人參果"。 在山西、陝西黃河交界,山西臨縣、柳林,陝西清澗縣,陝西佳縣都是有名的黃河灘棗之鄉。 新鄭大棗——河南新鄭的“新鄭大棗”,素有 “靈寶蘋果碭山梨,新鄭大棗甜似蜜”的盛譽。 阜平大棗——河北阜平地區的大棗產量佔全國第五。生長在太行山區,品質優良,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幹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 金絲小棗——主要產自山東樂陵、無棣,河北滄州。無核,含糖量高,掰斷可拉出絲 冬棗——河北黃驊地區為主產區: 甜脆適合鮮食,在冬春上市;山東沾化也出產優質冬棗,是當地特產,在秋末冬初成熟,果大脆甜,但不易儲存。 板棗——山西的“板棗”: 板棗為中國四大名棗之首,品種來源:據《稷山縣誌》記載,該品種系明朝由山東引入,栽培歷史400餘年。因果形側面較扁,當地方言“扁”音為“板”,故稱“板棗”。板棗果實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為扁圓形,略帶上寬下窄狀,故名板棗,成熟後為黑紅色,果肉白綠色,制幹後的好棗,皮無皺摺,豐滿有彈性,肉淡紅色。 Murano紅棗——新疆若羌地區(塔里木Murano絲路)的“若羌紅棗”中國獨一無二的樹上吊幹,冰川融水灌溉,最高溫差28度,所以造就若羌紅棗個大美觀,橢圓形,曬乾為深紅色,才下果時肉脆棗甜,曬乾後肉軟甜潤,吃後餘香滿口。每100克紅棗含鈣100毫克、維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74.88%、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中藥為藥引子。若羌縣雖然降水稀少但光熱源豐富,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若羌紅棗的生長。 和田玉棗——新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玉棗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紅棗營養十分豐富。 臨澤小棗——產自甘肅,肉質緻密,多汁,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維生素C含量高一般為662.7mg/100g,制幹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韌性強,極耐貯藏運輸。朝陽大棗------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因盛產大平頂棗1999年4月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大平頂棗之鄉”稱號;2001年4月又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62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之一;2002年1月大平頂棗在北京市國家林業局舉辦的“全國林副產品名優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優質獎。這裡生產的大棗色澤鮮豔,狀如瑪瑙,肉厚清脆,酸甜適度。 本品為鼠李科棗屬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其根、樹皮亦入藥,隨時可採。 金絲大棗——產自河北贊皇縣,贊皇大棗歷史上曾多次貢奉朝廷,被譽為“貢棗”,1956年在中國長沙棗評會上被評為“中國大棗之冠”,1968年75顆贊皇金絲大棗走進中南海為毛澤東主席慶祝75歲壽辰,1994年,中國首屆林業名特新優產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7年又獲得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在昆明國際園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同年又被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2000年在山東樂陵紅棗交易會上贊皇大棗及其產品蜜棗榮獲金獎,2001年贊皇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贊皇大棗之鄉”,2003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全國大棗生產標準化示範縣”,2004年在第八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果王”。2005年,贊皇大棗列入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