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勝754
-
2 # 軍武吐槽君
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看到某位專家的回答我有點怒髮衝冠,我要對其中幾個觀點進行反駁,對事不對人,如果看到了還請見諒!
第一、水壩不是隻有一種水壩主要分為三種“重力壩、拱壩、支墩壩”,在這三種之中只有重力壩由於需要巨大的自重而具有相當的厚度和寬度,因此是其中最難摧毀的。而拱壩和支墩壩由於壩壁較薄,尤其是拱壩嚴重依賴所處區域堅實地區的地質結構,一旦有一箇中心應力點被大當量的導彈擊中,極其容易導致蝴蝶效應而發生潰壩。
(大家熟知的胡佛水壩就是典型的拱壩)
第二、重力壩也不是無懈可擊的。這也是大家認為大型水壩無法被有效摧毀的重點所在。我們拿最有名的三峽大壩來分析,三峽大壩全長2308米,高185米,壩頂寬15米,底部寬124米。開挖土石1.34億立方米,澆築混凝土2794萬立方米,鋼筋及其金屬結構總重72.95萬噸。
誠然,三峽大壩相當於一座小型混凝土山丘,使用普通彈頭的導彈確實只能起到隔靴撓癢的效果。但是除了核彈還有一種殺手鐧專門對付這種大型混凝土工程,那就是鑽地彈,它使用的是侵徹戰鬥部,到達一定深度才會引爆,相當於定向爆破,摧毀力巨大。由於鑽地導彈公佈不多,我們以美軍威力最大的GBU-57A/B巨型鑽地彈為例說明:該彈重量13.6噸,其中戰鬥部重量2.4噸,號稱“掩體粉碎機”的它可以穿透厚達60米的普通混凝土層,也就是說如果有足夠多的鑽地彈,大型的重力壩也是能夠被摧毀的!
第三、導彈能否突防確實是個未知數。雖然導彈威力足以摧毀任何水壩,但是導彈能否命中目標卻不是定數。到了戰爭時期,大型水壩必然成為各國攻擊的重點,如二戰時期英國針對德國魯爾地區水壩的轟炸行動就造成了大量潰壩,巨大的洪水瞬間淹沒了德國大面積工農業產區,嚴重提振了同盟國的信心。但是有矛就有盾,水壩所在國必然在周邊佈置各種遠中近各類防空導彈系統,特別是像俄羅斯、中國這種面積廣大的國家,地方導彈想要突防進來肯定是困難重重,而且由於具有較強的反擊能力,水壩被攻擊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換成其他弱國和小國,這種機率肯定就會大大提高了!
總的來說,導彈摧毀大型水壩的機率還是存在的,只是會因為各國實力的差距而不同罷了!
-
3 # 滄海笑笑生576
肯定有被摧毀的風險。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威力越來越強大,任何設施都能被摧毀。我們的三峽大壩也會被敵對勢力列為潛在的攻擊目標,不過如果實施行動,則意味著它將招致不可承受的猛烈報復,包括核武器。這一點不用懷疑,因為三峽工程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設施,攻擊三峽就是攻擊中國的命脈。
-
4 # 長安小師爺
那就是能夠擋幾次才發生被盾被穿透的問題,放到大壩也是一樣的,當今裝置任何大型的水利設施也都是安防工程,必須確保絕對的萬無一失才行,美國的胡佛水壩,中國的三峽大壩無不是受到嚴密保護的大型水利工程,雖然從來未曾公開這些水壩周圍有多少的導彈來應對可能發生的襲擊,但是可以想象,關乎百萬、千萬、億萬人口的事情,必然是層層防衛的。
更何況,當今世界的大國,比如中美俄三國都是國土廣袤的國家,本身遼闊的國土面積就是一層天然的保護屏障,畢竟掌握遠端導彈發射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大國,而大國之間若動起手來就預示著地球毀滅了,這樣的後果是誰也承擔不起的,所以對於中美俄等大國而言,這樣的大型水利設施反到相對安全的多。
-
5 # 諸葛小徹
水壩,作為一種大型發電設施,在現代戰爭中永遠是敵方打擊的主要目標,這一設施如果被摧毀將帶來難以想象的損失,以及眾多人員死傷,雖然在日內瓦公約中明確規定了不能對水壩進行攻擊,如果攻擊將視為反人類罪行,但是條約畢竟是條約,什麼時候想撕就什麼時候撕,那麼世界上眾多的大型水壩是否能被導彈擊毀並且潰壩呢?
一般導彈是不能對大型水壩造成巨大損失並使得大壩潰壩的,但是這種武器或許可行。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有攻擊水壩的先例了,英軍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對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水壩進行攻擊,為了攻擊這座水壩特意研發了一種新式炸彈----跳彈,這種炸彈可以直接炸燬水壩的薄弱部位,使大壩潰壩。這場轟炸行動非常成功,潰壩使得工業區損失慘重。進入現代後,各類新式精準制導武器層出不窮,特別是導彈這一方面,現代水壩的建造通常都有能抵擋導彈直擊的指標,比如中國建造的三峽大壩,該大壩使用的是重力壩,一般的導彈,恐怖襲擊甚至是戰術核導彈的攻擊都無法擊毀。
各國都會在大壩附近佈置防空網,使用各類防空導彈,一般導彈光是突防就夠難了,飛機以及巡航導彈的空襲威脅也比較小。如果爆反大規模全面戰爭,這些大型水壩會進行提前排水作業,沒有哪個國家會在戰爭時期使大壩內裝那麼多水,水壩會一直維持低水量儲存直到戰爭結束,所以大型水壩一般不會被導彈擊毀並潰壩。但是如果使用新型的鑽地式核炸彈,在漲水高峰期對大壩實施精準打擊,後果將會是毀滅性的。
-
6 # 軍機圖
完全不能,即便是使用核彈頭成功率也微乎其微。大型水壩是現代大型水利工程的中樞,一般修築在大型河流的高落差位置或“虎口”位置,這使得水壩在設計上必須考慮到強大的水流和水壓的考驗。與人們通常想象中大型水壩類似“一堵牆”不同的是,大型水壩在構造上往往屬於重力壩,其典型特徵就是上細下粗、剖面類似金字塔形,其底部不但非常結實而且相當穩固。
另一方面,水壩作為一種長期性工程就必然要考慮自然災害對其可能造成的破壞。水壩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包括洪災和地震,前者考驗水壩在一定時間段內承受巨大水壓的能力,後者則要求水壩儘量避免因地震而出現結構破壞。為實現上述目的,水壩在結構強度上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普遍可以防禦烈度為5到6級的地震,甚至有抗震能力達到10級以上的超級水壩。這種強度的結構,從外界進行摧毀難度極大——要知道,5級地震的能量已經相當於480噸TNT當量,6級更達到1.5萬噸TNT當量,這種能量級別,一般彈道導彈很難達到。考慮到彈道導彈往往是空炸,其衝擊力對於水壩的破壞就更小了。
(著名的美國胡佛水壩,其抗震能力據稱達到12級,當然這只是理論可能,發生12級地震都是理論層面,估計七八級就不錯了)
可以說,除非動用戰略導彈,否則使用彈道導彈摧毀一座大型水壩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有誰企圖用彈道導彈攻擊大型水壩,那可以說純粹是想瞎了腦子。
回覆列表
二戰魯爾大壩被摧毀導致魯爾工業區停擺,對我們來說就是三峽大壩了,由於是重力灌漿,可以對付已知的非飽和狀態的炸彈和巡航導彈攻擊。如果誰敢招惹中國縱深內的大壩,意味著全面戰爭,我二炮的核常還擊絕對超過敵手的打擊,況且強大的國土防空力量和應急疏洩手段可保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