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貨的小確幸呀

    這是《史記·貨殖列傳》中的一句話,此句所在段落的原文是:

    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翻譯過來就是:

    所以說:“倉庫充實了,百姓才能懂得禮節,衣食豐富了,百姓才知道榮耀與恥辱。”禮儀產生於富有而廢棄於貧窮。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歡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適當的地方。潭淵深了,裡面就會有魚,山林深了,野獸就會到那裡去,人民富了,仁義也就歸附於他們了。富有者得勢,越加顯赫;失勢了,客人也就沒有去處,因此也就心情不快。諺語說:“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會因犯法而死於市井。”這並不是空話。所以說:“天下之人,熙熙壤壤;為利而來,為利而往。”即使有千乘兵車的天子,有萬家封地的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擔心貧窮,何況編在戶口冊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從此可以看出,司馬遷認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合乎自然天道的。而且,只有百姓富裕起來,才會有條件去知曉禮義廉恥。所以,“為利往來”的商人是為太史公所讚揚的。只不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在後世被儒家人士所鄙棄,給其加上了“利慾薰心”之類的貶義,後人也沿用之,但這已與太史公的原意大相徑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氯化碳的物理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