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家詩詞

    你這裡所說的,不知道是平時說話交流的社交語言,還是詩詞語言?

    如果是平時說話交流的社交語言,也就是老百姓的語言,唐代和現代人說話交流應該是差不多的。雖然朝代會因為統治者的更替,語言可能會有些許的變化,但也會得到應有的傳承,我想,變化是不會很大的。

    如果是說的詩詞語言,也就是文學語言,可以從唐詩以及諸如《平水韻》《康熙字典》等古籍中去找找答案。從理論上來看,說一點沒有變化,是不可能的。但變化應該不會很大。就拿唐詩來說吧,很多句子,明白如話,和我們今天的表達習慣差不多。

    《平水韻》雖然不是產生在唐朝,但卻是根據唐詩總結的,屬於唐韻,分韻雖然有些韻部和我們今天的發音有出入,但大多數韻部的發音,和我們今天的發音吻合。

    從《康熙字典》中可以看出來,一些字的讀音,和我們今天的發音差不多。一些發音則被歷史所拋棄了。

    可見,無論是社交語言,還是詩詞語言。唐代和現代,差別都是不會很大的。

  • 2 # 雲鶴166082174

    都是用的漢字,大體還是差不多的,個別字古今發音有點變化(不舉例了,一般都知道),還有南方人和北方人語言上有差別,官方與民間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地方方言等。

    文字上的酬答還是差不多的。

  • 3 # 鐵騎無聲

    這個問題很好!有一定深度和現實意義。

    提問者的見解是正確的!

    中華民族有史以來都是人數眾多。我們的通用語言_(姑且稱為)歷代官話。始終是一個相對統一的大系統。因為語言有一個特性:多數人群使用的統一語言,一但形成,就不可逆轉。只能不斷向前發展。並且不斷地同化同它接觸的小群體語言。

    透過與歷史為我們留下的文獻比對,可以看出:起碼從漢朝開始,詩、賦、樂府…的遣詞造句、語法修辭…,就與今天的普通話高度相似了。

    對我這個觀點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中國漢代最有魅力的長篇敘事詩_《焦仲卿妻》,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孔雀東南飛。這是一首流行於東漢的愛情悲劇史詩,無論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高度。特別是詩歌中使用的語言,高度帖近平民生話、淺顯如同白話。幾乎讓我們能清晰地“聽”到:漢朝時人們互相溝通使用的語言。下面我節錄長詩的最後一段《焦仲卿妻》:…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旁。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這不就是我們今天的平民語言嗎?還有什麼疑惑嗎?!

    盛唐,成就了漢語“詩”的顛峰。在燦若星河的“珠璣”之中。有大量使用老百姓語言的作品。如:“兩個黃鸝鳴翠柳…”、“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好多好多。用我們今天的語言讀起來,不僅韻律優美、朗朗上口,而且內容淺顯,語句通俗,童叟皆知。可以清楚地瞭解當時的語言狀況。

    到了南宋末年,官話中已經剔除了“入聲字”,漢字發音規範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同今天的普通話大致相同了。

    愛好文學的朋友都讀過許多明清的小說,比如《紅樓夢》、《儒林外史》、《三言、二拍》…,這些文學作品使用的語言,幾乎就是今天的普通話。甚致鄉音、俚語都與今天的語言相似。

    所以,二千多年的流行官話,就是這樣一代代地,一脈相承的傳承下來。成了今天的普通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醃鹹雞蛋,既不太鹹又能醃出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