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長老多肉札記
-
2 # 晨曦植物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年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你說的多肉拔高,應該是徒長了。多肉徒長是指多肉植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當光照不足,不能滿足多肉植物對於光照的需求時,多肉植物會努力長高,試圖尋找光源,這時就會出現葉片稀疏,攤開,莖幹變細的現象。那麼你的多肉拔高徒長說明目前你的養護環境達不到多肉植物對於光照的需求。它才會徒長。
另外多肉植物爆盆和環境,方法也有很大關係。養護方法不正確,它自然不會爆盆。比如澆水太頻繁,土壤太單一,營養不夠等等。多肉植物想要爆盆還是需要再充足的Sunny下,保證多肉植物根系健康旺盛並且營養充足,才可以爆盆。如果你的土壤太單一,或者用土不恰當,多肉植物營養不夠,它也不會爆盆。
還有一個,你說的多肉植物是否曬夠太陽了。那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多肉植物光照夠不夠,看它的株型,顏色就知道了。葉片肥厚,株型緊湊,顏色鮮豔,說明它不缺光。如果炎熱褪色變綠,株型鬆散,葉片稀疏變薄,葉層比較少,說明它是缺光的,這時你就可以增加光照了。
題主只是增加光照想要徒長的多肉變成什麼樣呢?這個問題很關鍵,如果說要讓多肉拔高的莖稈變回去,或者讓多肉馬上爆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是想讓徒長的多肉上色,那春季來說增加光照應該夠了,因為現在一出太陽的話晝夜溫差必然是很大的,像老唐這裡現在就正是多肉上色的時候,出太陽白天溫度可以上升到15-20℃左右,晚上氣溫又會降到5-8℃左右,這樣的天氣只需要一週時間多肉就會變得非常漂亮。
多肉徒長雖然最大的原因是光照不夠充足,但土壤配置不合理和澆水過多也是兩個重要的原因。通常來說多肉配土是使用泥炭土加各種顆粒石,比如說粗河沙、麥飯石、火山石、綠浮石等等,泥炭土的比例建議不超過50%,南方空氣溼度比較高的地區甚至30%-40%左右的泥炭土就可以了,如果泥炭土比例過高,土壤就比較保水,水分充足多肉自然就容易徒長了。
關於多肉澆水頻率這個問題,我已經說過無數次了,如果是新手不知道怎麼澆水,建議在盆裡插一根竹籤,一週左右拔出來看一下,如果竹籤沒有潮溼的痕跡,那麼土壤就乾透了,可以直接大水澆透,澆到花盆底孔出水為止。如果竹籤拔出來是溼的,那土壤明顯就沒幹透,暫時不可以澆水,繼續把竹籤插回去,過2-3天再拔出來檢視土壤乾溼程度。如果澆水過勤,即使是土壤配置很合理,多肉也是會徒長的,如果再加上光照不足的話,多肉5-10天就可能徒到媽都不認識!當然徒長還算好的,在水分過多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多肉還會爛根黑腐,這才是最可怕的。
多肉想要爆盆,只靠增加光照是無法解決的,還需要養的時間夠長,再外加一些小技巧,比如說適當的拔掉一些底部的葉片,以及給多肉砍頭或摘心,讓它儘可能的多爆側芽,側芽多了多肉自然慢慢的就爆盆了。此外要讓多肉爆盆,儘量選擇一些容易長側芽的品種,比如說月影系和姬蓮系的多肉,以及各種法師、女雛、姬朧月、姬秋麗、玉綴、錢串、小米星、熊童子、勞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