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下來讀點書

    1.導致大眾詞彙量貧乏,於是開口閉口,千萬張嘴說的話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毫無新意。在一個標榜獨立創新的年代真是件可怕的事。

    2.導致對詞彙、語言可怕的審美疲勞,詞彙一旦被氾濫使用,便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破壞,你可以說這是語言發展的必然,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審醜打敗審美的時代。

    3.導致大量“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損害深思熟慮、遣詞造句的能力,進一步危言聳聽的話,對思考有著極大的限制。這一點對於當心許多媒體工作者而言可能影響更為惡劣。

    網路語言:

    指產生並運用於網路的語言。網路語言是從網路中產生或應用於網路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示(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路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

    20世紀90年代誕生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

    進入21世紀的10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網際網路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路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路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 2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網路,顯然是指網際網路網路的發展就是網際網路的發展,何為文學 他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反應客觀現實的一種藝術.而判斷網路發展對文學弊大還是利大,就是要看它是否更有利於文學充分真實的反應客觀現實,是否有利於文學的創作的工具,即語言文字的發揚光大,以及是否更有利於文學發揮其真善美的導向作用.

      接著,讓我由此來論證網路的發展對文學弊大於利.

      文學源於創作的靈感,李白孤舟而漂,方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柳永不貼近市井,哪來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纏綿.歸根究底,文學來源於現實生活,拋開現實的基石,文學的大廈只能轟然倒塌.人們流連於網路,忘記菜場的喧譁,擺脫了擠車的辛苦,且不說對人類發展利弊孰大,至少,讓人們在現實中真切接觸的減少就讓我們不能再奢望能描述《三味書屋》中百鳥的樂聲,體會《亂世佳人》的堅強.

      縱觀網路,大量網路用語充斥著我們的文章.眾所周知,網路使用的主流人群是青少年.他們拿起了"886"放下了"依依惜別",有了"1314"拋棄了"山盟海誓",試問文學的工具——語言文字發展至此,我們該向何方尋找"夢裡花落知多少"的芬芳.

      歌德六十年磨一劍,方鑄《浮士德》,賈島幾經推敲,才有"僧推月下門"

      試問,沒有千錘百煉,不經幾番思索,何來流芳之作 如果文字的堆砌,片斷剪貼都是文學,那麼,文學將何去何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才是極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