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農藝天地6971

    穀子的營養價值高,種植面積卻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產效益差,種植積極性不高。穀子對土壤的要求不嚴,種植上管理粗放,投入較少,具體技術如下。

    1、種子處理

    (1)曬種:播種前半月左右,將精選過的種子攤放在席上約2-3釐米厚,翻曬2-3天,經過曬種的種子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

    (2)選種:播種前3-5天,將種子放在濃度15%的鹽水中,撈出漂在水面上的秕穀、草籽、雜質,然後再將下沉籽粒撈出,用清水洗2-3遍,晾乾。

    (3)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的0.3%的瑞毒黴可溼性粉劑拌種,防治白髮病;用種子重量的0.3%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防治黑穗病。

    2、播種期和拌種方式

    適期播種是穀子高產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春谷在5月上旬-6月上旬播種,夏谷在小麥收穫後播種,應力爭早播,一般在6月25日以前播種。播種方式多為條播,行距25-30釐米。

    3、播量與播深

    一般情況下,每畝播種量控制在0.5公斤左右。根據種子發芽率、播前整地質量、地下害蟲為害情況等來調整播種量。對於土壤黏重、整地質量差、春旱嚴重的地塊,每畝播量應控制在0.75-1公斤之間。播種深度3-5釐米,播後及時鎮壓,旱坡地連壓2-3遍。底墒不足的要造墒播種。

    4、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當穀苗長到3-5葉時,要及時間苗定苗。張雜谷系列號的幼苗有兩種顏色,即黃苗和綠苗。綠苗是雜交苗,間苗時留下,黃苗是自交苗,間苗時要拔除。春播地區,一般畝保苗0.8萬-1.2萬株;夏播地區,一般畝保苗2萬-3萬株。

    (2)中耕施肥。第一次中耕施肥在5-6葉期進行。要求淺鋤、細鋤,達到滅草不埋苗。每畝順壟撒施尿素3公斤,結合中耕、定苗,將肥料翻入地表內。由於雜交穀子植株生長旺盛,單株生產潛力大,保苗數宜少不宜多,一定按規定保苗數留苗。

    第二次中耕施肥在8-9葉期進行(拔節期,植株高度約30釐米)。要求深鋤、細鋤,滅淨雜草,並向植株根部培土。每畝順壟撒施尿素10公斤,結合中耕、除草,將肥料翻入地表內。

    第三次施肥在孕穗期,趁雨或結合灌溉,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

    進入灌漿期,可用1%-2%的尿素水溶液噴灑葉面,延長葉片功能期。

    3.及時澆水。穀子開花前若遇到乾旱,有條件時進行灌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ython語言今後的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