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認為風箏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研究者多以先秦古籍中所載墨子、公輸子制“木鳶”一事為依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公輸子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第二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秦末漢初,已有2100年左右的歷史。這種觀點的依據是歷史上有關韓信製作風箏的傳說。最早記述這一傳說的古籍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該書第八卷的風箏條目這樣寫道:
“俗謂之風箏,古今相傳雲是韓信所作。高祖之徵陳稀也,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俗以穿地隧入宮中也。蓋昔傳如此,理或然矣。”第三種觀點認為風箏始於五代。這種觀點在清代較為流行。魏崧在《壹是紀始》中否定了韓信造風箏的傳說,與此同時,明確指出:“紙鳶始於五代。”《七修類稿》也確認:“其為李業所創無疑。”近人徐柯在《清稗類鈔》中也此特說:“風箏,紙鳶也,五代時,李業於宮中作紙鳶。” 第四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南北朝。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風箏起源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所依據的文獻資料共有三項。文獻之一見於《南史·侯景傳》:
“平蕩之事,期望援軍,既而中外斷絕,有羊車兒獻計,作紙鴉,系以長繩,藏敕於中。簡文出太極殿前,因西北風而放,冀得書達。群賊駭之,謂是壓勝之術,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紙鴉即紙鳶;簡文,是梁朝簡文帝蕭綱。其時正值侯景叛亂攻打梁朝南京臺城之際,時在梁武帝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文獻之二見於司馬光《資治通鑑》卷162:
“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車獻策作紙鴟。胡三省注:紙鴟即紙鳶也,今俗謂之紙鷂。”
這一記載與《南史》所載是一回事。
第一種認為風箏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研究者多以先秦古籍中所載墨子、公輸子制“木鳶”一事為依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公輸子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第二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秦末漢初,已有2100年左右的歷史。這種觀點的依據是歷史上有關韓信製作風箏的傳說。最早記述這一傳說的古籍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該書第八卷的風箏條目這樣寫道:
“俗謂之風箏,古今相傳雲是韓信所作。高祖之徵陳稀也,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俗以穿地隧入宮中也。蓋昔傳如此,理或然矣。”第三種觀點認為風箏始於五代。這種觀點在清代較為流行。魏崧在《壹是紀始》中否定了韓信造風箏的傳說,與此同時,明確指出:“紙鳶始於五代。”《七修類稿》也確認:“其為李業所創無疑。”近人徐柯在《清稗類鈔》中也此特說:“風箏,紙鳶也,五代時,李業於宮中作紙鳶。” 第四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南北朝。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風箏起源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所依據的文獻資料共有三項。文獻之一見於《南史·侯景傳》:
“平蕩之事,期望援軍,既而中外斷絕,有羊車兒獻計,作紙鴉,系以長繩,藏敕於中。簡文出太極殿前,因西北風而放,冀得書達。群賊駭之,謂是壓勝之術,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紙鴉即紙鳶;簡文,是梁朝簡文帝蕭綱。其時正值侯景叛亂攻打梁朝南京臺城之際,時在梁武帝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文獻之二見於司馬光《資治通鑑》卷162:
“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車獻策作紙鴟。胡三省注:紙鴟即紙鳶也,今俗謂之紙鷂。”
這一記載與《南史》所載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