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迪瑪希粉,只是一個業餘的音樂欣賞者。隨便說說。下列出現的歌手,名字只是舉列子用,不存任何的感情色彩,尤其是貶義色彩。
迪瑪希受到的最大的非議就是“只會飆高音,沒有感情”。據此,我想說——WTF!
飆高音=無感情,這公式是怎麼得出來的。
我不知道各位噴子說的感情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標準。
拿哭來舉例,表示哭的詞語有:嗚咽、哽咽、抽泣、默默流淚、哭喊、哭號、嚎啕大哭、鬼哭狼嚎。各種程度不同的哭,你不能說默默流淚是哭,哭號就不是哭。不同的聲音都可以表達感情。
此外,很多人都覺得迪瑪希過於炫技。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包括我)不瞭解唱歌,他們最能直觀感受的只有高音,於是他們覺得唱高音就是在炫技。對此表示呵呵。歌唱本來就是有技巧的事,其中的技巧多了去了,唱個高音就是炫技了?怎麼不見有人說林憶蓮炫氣息?李健炫呼吸?
就拿《難忘的一天》來說。每次我都不會去看《歌手》這個節目,而是等著QQ音樂有了之後再聽。主要是看不慣某些特別容易高潮的《歌手》觀眾。《難忘的一天》我雖然大部分聽不懂歌詞(即使是中文部分我也不大分得清),但是我覺得很好聽——一種惆悵感,因為我感覺這首歌說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聽玉置浩二的那首歌。(不會打日文,就是被張學友翻唱為《秋意濃》的那首歌,雖然聽不懂,但也是悲傷)。玉置浩二和迪瑪希同樣讓我感傷,但是他們倆的完全不一樣的路子。玉置浩二是嗚咽,迪瑪希是抽泣加強為哭號再漸變為哽咽。情感沒有高低等級,只有哪一種會擊中你,觀眾的各人喜好而已。
再簡單說下迪瑪希。迪瑪希是學院派,他喜歡用前後的對比衝突來凸顯一首歌,即一首歌的音域跨度很大,有很強烈的對比。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極致的美。比如,外國的歌劇、中國的戲曲,尤其是崑曲,都是這種極致之美的具體呈現方式。我們看看,我們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會欣賞這些美,很少!對於某些觀眾來說,一曲《皂羅袍》遠不及趙雷、馬頔們唱唱人生理想來得感人。(再次說明,不存在黑任何歌手)
對於那些覺得迪瑪希只是炫技,沒有感情的觀眾來說,那些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的可憐老婦應該得《歌手》冠軍——因為她們在喪禮上的哭唱真的是太有感情了!!!
不是迪瑪希粉,只是一個業餘的音樂欣賞者。隨便說說。下列出現的歌手,名字只是舉列子用,不存任何的感情色彩,尤其是貶義色彩。
迪瑪希受到的最大的非議就是“只會飆高音,沒有感情”。據此,我想說——WTF!
飆高音=無感情,這公式是怎麼得出來的。
我不知道各位噴子說的感情到底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標準。
拿哭來舉例,表示哭的詞語有:嗚咽、哽咽、抽泣、默默流淚、哭喊、哭號、嚎啕大哭、鬼哭狼嚎。各種程度不同的哭,你不能說默默流淚是哭,哭號就不是哭。不同的聲音都可以表達感情。
此外,很多人都覺得迪瑪希過於炫技。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包括我)不瞭解唱歌,他們最能直觀感受的只有高音,於是他們覺得唱高音就是在炫技。對此表示呵呵。歌唱本來就是有技巧的事,其中的技巧多了去了,唱個高音就是炫技了?怎麼不見有人說林憶蓮炫氣息?李健炫呼吸?
就拿《難忘的一天》來說。每次我都不會去看《歌手》這個節目,而是等著QQ音樂有了之後再聽。主要是看不慣某些特別容易高潮的《歌手》觀眾。《難忘的一天》我雖然大部分聽不懂歌詞(即使是中文部分我也不大分得清),但是我覺得很好聽——一種惆悵感,因為我感覺這首歌說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聽玉置浩二的那首歌。(不會打日文,就是被張學友翻唱為《秋意濃》的那首歌,雖然聽不懂,但也是悲傷)。玉置浩二和迪瑪希同樣讓我感傷,但是他們倆的完全不一樣的路子。玉置浩二是嗚咽,迪瑪希是抽泣加強為哭號再漸變為哽咽。情感沒有高低等級,只有哪一種會擊中你,觀眾的各人喜好而已。
再簡單說下迪瑪希。迪瑪希是學院派,他喜歡用前後的對比衝突來凸顯一首歌,即一首歌的音域跨度很大,有很強烈的對比。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種極致的美。比如,外國的歌劇、中國的戲曲,尤其是崑曲,都是這種極致之美的具體呈現方式。我們看看,我們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會欣賞這些美,很少!對於某些觀眾來說,一曲《皂羅袍》遠不及趙雷、馬頔們唱唱人生理想來得感人。(再次說明,不存在黑任何歌手)
對於那些覺得迪瑪希只是炫技,沒有感情的觀眾來說,那些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的可憐老婦應該得《歌手》冠軍——因為她們在喪禮上的哭唱真的是太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