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奈何事與願違95

    1、對話寫作的基本要求:

    郭沫若說,記人時應該“儘量地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老舍說:“老看著你的人物,記住他們的性格,好使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話。學生說學生的話,先生說先生的話,什麼樣的學生與先生又說什麼樣的話。

    ”我們應當知道,大部分人說話是難以模擬的,因為對話寫作是一種模擬溝通,要使之具有現場感,就必須做到:

    ①、弄清對話物件:可是文章作者,亦可是文中人物或文中事物,可以就作品內容與他人對話,還可以是讓原著中的不同人物在原著之外的場景意外相遇。

    要把握對話雙方的身份、個性與關係。一般來說,對話物件的身份是綜合的,如孔乙己,是讀書人;是鄉下;是封建社會人……,都決定了說話的語氣、用辭、風格與表達方式。

    ②、把握對話內容:既可以是對對話物件的理解、同情、欣賞、崇拜……,也可以是對對話物件進行質疑與辯駁……。

    首先,探討話題必須切合雙方關係,而又易於把握,對中學生來說,與詩人探討文學,與畫家談美術,與悲劇者話人生……,這樣最為妥貼;其次,對話中不可有過多議論,應直接進入對話,直接切入主題,直接進入細節。

    例如,與既懂詩文、又會書畫、甚至還是做“東坡肉”高手的宋朝大才子蘇東坡對話,可以聊詩文,可以聊書畫,還可以聊飲食,但應抓一點即可,切忌全面撒網,貪多求全,免得不嘗失。

    不必刻意交代人物相遇的可能性,但應該有恰當的氛圍感染,重在與之心靈對話,對話的寫作要能夠推動故事的發展。如《兵敗南朝》中,對祖沖之生活環境的渲染很到位,符合數學家的形象;與祖沖之之間的對話符合各自的身份:一個千年之後的中學生,一個古時候的數學家。

    2、文體選擇與語言表達

    前面談到,對話是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甚至是一種重要的文藝形式。在“個性讀書”寫作過程中,要靈活而自由地選擇文體,不應拘泥於原作。一種形式是全文采用對話或在文中穿插對話,包括:訪問記或答問錄(如《魯迅訪問記》);小劇本(如《起死》);童話形式(主要是與文中事、物對話)等。

    另一種是心靈獨白(包括一個人對其他人的講話,或者未與他人進行對話和交接而自語,或者只是一個 人講話,他人雖聽卻不說話)。如致××的信、建議書、日記,實質是對話過程中一方失語或無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形式更強調“心靈的共鳴”,更利於“心靈的對話”。

    此外,作文的語言表達,不同於生活中時而粗淺寒喧、時而深刻明義、或者有時會言不及義,應選擇準確而有效的對話,不要讓文章里人說一大堆廢話。

    對話不是交代不重要的瑣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偽善的人裝久了連自己都相信自己善良,但別人知道,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