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我是陳思,二級心理諮詢師,NGH認證催眠師,上海市浦東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

    心裡很喜歡這款手機,同時知道這款手機並不是特別適合自己。而且越是知道不合適,就越是想要買。很想買這款手機的衝動和提醒自己不要買不合適東西的理智來回衝突,讓人很難過。這種衝突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可以是一件心儀的商品,也可以是心儀的戀人等等,求不得,放不下。

    1.從心理學上如何看待這種衝突呢?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把人格分成3個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是指人的本能和各種慾望,如食慾、性慾等,也比如問題裡心心念念想要買的8848手機。“超我”是社會理性所形成的“道德化自我”,如良心、自我理想等。自我是理智,平衡“本我”、“超我”和現實世界的要求,就比如咱們問題裡說到的“網上黑8848”,與年齡不符合。這個買不買手機的“糾結”,實際上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衝突。

    2.從心理學上如何看待這種“放不下”呢?

    人們很希望做事“有始有終”,尋求“圓滿”。所以對於已經到手的東西,已經獲得結局的事情往往容易放下,而對於沒有得到的東西,更容易念念不忘,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契可尼效應”。這種“完成欲”過強的人,容易把事情堅持到底,同時也有可能忽略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而這種“完成欲”過弱的人,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廢,經常變換目標。無論這種驅動力過強或者過弱,都不利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均需要調整。

    3.怎麼辦呢?

    (1)加強“自我”

    健康和強壯的“自我”能夠有效處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讓我們能更好地滿足現實和社會的要求,順利處理和減少工作生活中的“糾結”。

    (2)完成“未竟事件”

    最簡單的完成方法當然是去買一個8848手機。但是這種方法並不總是有用,比如想要的不是一個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有些事也不是自己付出努力就能達成目標。所以,探索和釋放內心真實的渴望,才能徹底向“未竟事件”告別,得到“圓滿的內心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異性好朋友喜歡並告白,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