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31227539195

    吹糖人全文:

    幾響清脆的鑼聲,劃破了村莊的寧靜,街上立刻飛起忙亂的腳步。鄉下的孩子一聽到這鑼聲,就會腳板下生風,不一會兒就把小小的糖攤兒圍起來。孩子們睜大雙眼,眼珠兒隨著糖人師傅靈巧的雙手滴溜溜地轉,驚奇地看著一個個小玩意兒怎樣誕生。

    孩子們心裡非常好奇,都伸長脖子瞪圓雙眼,恨不得撬開他的嘴看個明白。一會兒幾個孩子換出母親給的鋼鏰兒,買了自己喜歡的一個糖人,高高興興地舉著跑回家去。沒買糖人的孩子,羨慕地跟隨在後邊,說說笑笑地走出老遠、老遠。

    一個糖人一個故事。孩子們憑藉想象,講述糖人的故事,這個這麼講,那個那麼編,嘻嘻哈哈地說個不停。猛然發現糖人要融化,這才想起應該吃掉。可是誰吃第一口,又成了難題。大家讓掏錢的孩子先吃,掏錢的孩子又讓別人先吃。

    推讓好久定不下來,只好猜拳。猜勝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詳一會兒用舌尖舔舔,然後鄭重地讓給別人,別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誰也不想咬碎這個糖人。糖人就這樣漸漸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過去了,可是這些事情卻經常想起。每當想起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夥伴。原來糖人在我的心中還沒有融化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044ad345982b2b70b648a063fadcbef77099b7d

    擴充套件資料:

    吹糖人歷史

    據說,吹糖人兒的祖師爺是劉伯溫。傳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倖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隱姓埋名,天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

    在賣糖的過程中,劉伯溫創造性地把糖加熱變軟後製作各種糖人兒,有小雞小狗什麼的,煞是可愛,小孩子爭先購買。在路上,許多人向劉伯溫請教學吹糖人兒,劉伯溫一一教會了他們。於是,這門手藝就一傳十、十傳百,傳到現在據說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早年間,做這種生計的人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廟會更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擔子的一頭是一個小櫃子,床頭櫃般大小,兩邊釘有一個長方形的木框,框中間的銅環上拴著根短繩頭,用來穿扁擔。

    櫃面上放一個圓木盤,上面畫著寬窄不等的由圓心向外呈輻射形的格子,裡邊寫著“葫蘆”、“大公雞”、“關公”和“猴子”等等。木盤中心有一個固定線上軸裡的轉杆,長度比木盤的直徑要短一點,轉杆的頂頭垂著一根小針,轉杆停止轉動時,小針指著哪個格子,就得哪個獎。

    獎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機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個字:糖豆兩顆,那糖豆比圍棋子兒還要小。圓木盤底下有個抽屜,拉出來是一塊大理石板,用來畫糖人的。櫃子右上角有個洞用來插草把子,不管吹還是畫的糖人都插在上邊。

    另一頭擔子的樣子差不多,但沒有面板,只是一個小炭火爐子支著一口銅鍋,裡邊熬著糖稀,再下面有幾個抽屜用來放原料、工具、竹籤和木炭。很多手藝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畫糖人的。與吹糖人相比,畫糖人要簡單一些,先用油氈子在大理石板上輕輕蹭一下。

    一把很精緻的小銅勺舀上少許糖稀,微微傾斜著糖稀就緩緩流出,緊接著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條糖線,隨著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飛,一個個或人物或動物或花卉就出現在大理石板上,待得涼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點兩個點,把竹籤朝上一貼就拿起來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讀書都有一個引路人,你的引路人是誰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