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43889379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蹟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

    在一人身上發生這麼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今江蘇蘇州),項羽也隨眾人前往觀看。

    觀望中,項羽不禁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只此一語,就表現出項羽的宏偉大志和英雄氣概。

    先發制人 陳勝起義後,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於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

    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

    ”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劃,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

    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 十” 。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逼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漢高祖。

    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擊殺漢高祖,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

    於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

    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說:“現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

    ”於是樊噲帶劍擁盾進入宴會廳,指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氣勢所折服,漢高祖藉機脫離險境。

    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

    謀臣勸項羽說:“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

    ”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藉口加以拒絕。

    勸他的人感嘆道:“人們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

    ”項羽聞聽此言,就殺了說這話的人。

    四面楚歌 因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謀臣和百姓的支援,項羽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洩不通。

    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2, 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

    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 力 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 垓下歌 》(項羽寫)。

    此際,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

    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歌罷自刎,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

    3,烏騅寶馬隨霸王死在垓下大戰中,當時“遂命小卒牽馬渡江。

    那馬咆哮跳躍,回顧霸王,戀戀不欲上船,霸王見馬留連不捨,遂涕泣不能言。

    眾軍士攬轡牽馬上船,那馬長嘶數聲,望大江波心一躍,不知所往。

    ”請注意引文中的最後一句,本來馬跳到大江中不見了,那肯定是淹死了,但是文中說“不知所往”,可見這匹馬的義氣不知道打動了多少人的心。

    後來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還專門寫了一首七律無題詩來歌頌烏騅馬,“傳聞有馬號烏騅,負箭滿身猶急馳,慷慨項王拖首後,不知遺革裹誰屍?” 後世還流傳出美麗的傳說,安徽馬鞍山也是由此傳說而得地名。

    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東第一山”的美譽。

    所以叫烏騅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恩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