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講歷史

    南宋是北宋之後宋朝的延續,公元1126年靖康之恥後宋朝趙氏集團除了在外作戰的康王趙構外其餘皇室成員皆被虜至北方,北宋滅亡。趙構便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為帝,建立南宋,此時商丘是南宋的首都。但是趙構是個膽小的主,金國的威脅沒有解除,待在距離金國如此近的商丘實在是不安全。

    果不其然公元1128年金國藉口南宋殺死了張邦昌而大舉南侵,宋高宗趙構聽聞趕忙南渡,一路過淮河渡長江,躲避金兵的進攻。公元1130年趙構將江寧府改為建康府(今南京),並定為行都,可金兵沒有停止南侵的步伐,趙構嚇得繼續往南跑,同時趙構也不敢再把行都定在離金國太近的地方,像建康這樣靠近長江的城池,一旦金兵南渡將像開封一樣完全暴露在敵兵圍攻之下,無法防守,斷然是不能再作為行都得。

    趙構一路南下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最後又由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然後漂泊海上,逃到溫州(今屬浙江)。直到1130年趙構知金軍撤兵後才返回紹興府、杭州等地。紹興元年趙構將杭州升為“臨安府”,依舊稱開封府為京師,臨安也是臨時安頓之意。1138年金國將河南、陝西等地歸還宋朝,趙構回覆南京應天府之名,同年以主張求和的秦檜為右丞相,並定臨安府為行都,但仍然稱臨安為“行在”,不承認其首都的地位,同時將建康府改為留都。

    南宋的百姓都希望有一天宋軍能夠再次北上,收復故土,還都開封,而且北宋皇帝的陵墓還在中原,若拋棄先帝陵墓肯定是不能讓南宋皇帝接受的,所以南宋一直沒有建立真正的首都,只是將臨安當臨時的首都,官方還只稱它為“行在”,縱使臨安已經具備了首都一切的功能,依舊不能明面上被稱為首都,否則就表明朝廷無北伐之意,只想偏安一隅,這是百姓不願看到的。

    就這樣南宋經歷了數個皇帝,臨安也沒有被官方承認為首都,但是當時臨安的繁華程度已經超過了原來北宋都城開封,成為國際性大都城,即便如此臨安也沒有資格成為真正的首都,頗為可惜。由此南宋也成為唯一一個都城不在自身國土的朝代,這是那個時代背景下所註定的。南宋的多少文人墨客都幻想著宋軍能夠北定中原,可惜南宋小朝廷不這麼想,終南宋一朝,北伐都寥寥無幾,甚至不如三國時期實力最弱的蜀漢。

  • 2 # 小武書記官

    “行在”一詞出自《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指的是天子所在之初。歷史上的行在最有名的當屬南宋的都城臨安。

    1126年,北宋欽宗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東京,史稱靖康之變。女真人將徽欽二帝與皇族集體押往遼東,這在漢人眼裡是奇恥大辱,對外宣稱徽欽二帝“北狩”。作為北宋碩果僅存的一位直系親王,康王趙構在南京(今天的河南商丘)稱帝,隨後趙構一巡幸招募兵士為由,逃亡南方,先後在揚州、蘇州、建康、紹興等地停留,這些停留之地就稱之為“行在”。當時金朝對這個流亡的小朝廷採取窮追猛打的策略,元帥完顏宗弼更是要“搜山檢海抓趙構”。宋高宗趙構逃得那是相當艱辛,一度在明州下海,在海上漂泊了很長時間。在這些日子裡,這些行船就是南宋的行在。

    待南宋朝廷穩定之後,將其都城定在杭州,並稱杭州為臨安府,對外聲稱臨安只是宋朝的行在,都城仍是在異族統治下的東京汴梁。南宋朝廷之所以這樣,是為了向世人宣佈:汴梁城我遲早是要奪回來的!但是,自高宗以來,又有幾個皇帝真心想著怎麼收復故土的?南宋有三次大規模北伐:隆興北伐、開禧北伐和端平入洛。三次北伐,三次失敗,從此北伐徹底成為泡影。

    其實歷史上北京也曾一度被明朝朝廷宣佈為行在。明成祖朱棣藉著清君側的名義,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奪位之後,將國都從京師金陵應天府遷至眼鏡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金陵降格為陪都。當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又將國都改為金陵,北京成為行在。明英宗又將北京恢復為京師。以上是老朱家人自己對辦公地點名稱的改變,即使被成為行在,皇帝還是在北京辦公。

    若將行在的範圍再擴大一點,那麼東晉的國都建康也算是一個行在。晉朝的國都早就淪於異族之手,皇室南渡建立了東晉,定都建康。東晉的偏安一隅與南宋相似,雖然先後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溫、劉裕等人的多次北伐,但均以失敗告終。直到東晉滅亡,都沒有收復國都,所以我認為東晉的都城建康也可以認定是一所行在。

    此乃本人的一絲愚見,如有不妥之處,望各位大牛多多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篇《文明禮儀,從我做起》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