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裡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qì)器,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祭器。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裡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那器,口中不斷重複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有點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器裡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往器裡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裡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 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舉動謹慎穩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學生們聽了這含義深刻的話語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於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據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下老農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裡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尾巴哪有那麼長的?"原來徐悲鴻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麻鴨的尾羽長且捲曲如環。老農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豔,有的尾巴捲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鴻接受了批評,並向老農表示深深的謝意。 知錯能改的故事: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裡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就這麼多了 自己看情況用吧^_^
謙虛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裡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qì)器,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祭器。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裡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那器,口中不斷重複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有點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器裡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往器裡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裡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 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舉動謹慎穩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學生們聽了這含義深刻的話語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於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據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下老農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裡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尾巴哪有那麼長的?"原來徐悲鴻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麻鴨的尾羽長且捲曲如環。老農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豔,有的尾巴捲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鴻接受了批評,並向老農表示深深的謝意。 知錯能改的故事: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後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裡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於沒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就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就這麼多了 自己看情況用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