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並不是要復古或倒退,他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在追求一種淳樸的民風。正如馮振甫所云:“老氏稱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莫動干戈而已。這樣,才能遂其所求,至於‘大順’。若謂在求返於‘小國寡民’之世,又豈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國寡民之世,是風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動干戈。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社會,在社會生產大發展的同時,不斷的戰爭,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類的貪慾、殘忍與欺詐等醜惡面也日益滋長。正如老子自己所說的那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而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對於這一點,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曾引馬克思、恩格斯的話說明:“氏族社會長期延續於正式的階級社會之前,它確乎有為階級社會所喪失掉的許多人類的優良制度和個體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好的制度:沒有軍隊與戰爭,沒有貴族和國王,社會有條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這雖然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卻是一種美好的嚮往,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良性的設計。 其次,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正是與其無為而治的思想相表裡的。老子以他的道論為出發點,引申到他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國寡民”的理想,其理論渾然成一整體。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不主張透過加強對人民的控制來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認為要儘量減少擾民,來達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為老子相信天下萬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預。此外“有為”(如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只會使智巧的人從中造事,這是禍亂的根源。而且過多和反覆不定的政令只會使人民疲於應付,無法按照其本來的規律生活,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張“小國寡民”,反對權力的集中和“有為”。 再次,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使人們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對於這一句,各家的註解有所差別,但結合“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節進行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老子這句話的重點放在這樣一層意思上:使人民安於所處,樂於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適意,知足常樂,不求變化。因為民風能保持一種淳樸的狀態,人們安於現有的條件和生活環境,就會達到一種無慾無求的境界,沒有過多的追求,也就不會有機巧與智謀,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於是“有舟輿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這樣,社會自然安定,易於治理。 在老子的哲學中,其思考的出發點是整個宇宙。這使他從一開始就具有一種全域性觀念,這是老子較其它先秦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為他開出的救世良方,“小國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全域性的觀念與長遠的眼光。雖然它也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不可能在現實社會中原樣實現,但當我們今天回過頭去對它進行審視的時候,就會發現它的許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為這些合理性,我們在處理今天的許多社會問題時,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社會發展到如今,環境、能源、生態等等問題開始凸現,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提上議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就會覺得老子這樣設計他理想中的社會模式實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評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復古的,這實際上是過份要求古人了。詹劍峰在《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中曾分析過:中國古人有“變化的觀念”,有“發展的觀念”,但沒有“進步的觀念”。進步的觀念,在歐洲是18世紀啟蒙運動中才出現的,隨著西方哲學的傳入才進入中國的,因此老子沒有“進步的觀念”,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他在經過一番哲學的思考之後,得出“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長治久安,是要“為萬世開太平”。因此當我們一味地追求社會的快速發展的時候,老子的思想對我們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好的警示。 此外還應注意的一點是,老子所說的“國”與今天國家的意義有著較大的區別,多是指的一種分封的邦國,他所謂的“小國寡民”,主要的是一種地方自治的主張,而這也是當今世界政治發展中的一個明顯的趨勢,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往往不利於其發展。如美國的聯邦制度,其各個州有著相當大的獨立性,而今日的歐洲,也正朝著這一趨勢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世界不斷地一體化,尤其是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個人的獨立空間加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對老子所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也給出了一種新的註解。 中國古代幾乎沒有邏輯思維,老子的思想尤其如此。沒有像西方那樣嚴密的分析論證過程,他的哲學思想只是一種對世界的直觀體認,而“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在其哲學認識基礎上的一種對社會的美好設計。但這種直觀的認識卻往往有著不可低估的合理性,這隻能說是哲人的一種大智慧,不可簡單地視為古人的空想
首先,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並不是要復古或倒退,他的一個重要出發點是在追求一種淳樸的民風。正如馮振甫所云:“老氏稱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莫動干戈而已。這樣,才能遂其所求,至於‘大順’。若謂在求返於‘小國寡民’之世,又豈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國寡民之世,是風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動干戈。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社會,在社會生產大發展的同時,不斷的戰爭,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類的貪慾、殘忍與欺詐等醜惡面也日益滋長。正如老子自己所說的那樣:“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而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對於這一點,李澤厚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曾引馬克思、恩格斯的話說明:“氏族社會長期延續於正式的階級社會之前,它確乎有為階級社會所喪失掉的許多人類的優良制度和個體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這樣一種美好的制度:沒有軍隊與戰爭,沒有貴族和國王,社會有條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這雖然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但卻是一種美好的嚮往,是對人類社會的一種良性的設計。 其次,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正是與其無為而治的思想相表裡的。老子以他的道論為出發點,引申到他的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國寡民”的理想,其理論渾然成一整體。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不主張透過加強對人民的控制來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認為要儘量減少擾民,來達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為老子相信天下萬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預。此外“有為”(如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只會使智巧的人從中造事,這是禍亂的根源。而且過多和反覆不定的政令只會使人民疲於應付,無法按照其本來的規律生活,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張“小國寡民”,反對權力的集中和“有為”。 再次,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使人們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對於這一句,各家的註解有所差別,但結合“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節進行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老子這句話的重點放在這樣一層意思上:使人民安於所處,樂於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適意,知足常樂,不求變化。因為民風能保持一種淳樸的狀態,人們安於現有的條件和生活環境,就會達到一種無慾無求的境界,沒有過多的追求,也就不會有機巧與智謀,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於是“有舟輿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這樣,社會自然安定,易於治理。 在老子的哲學中,其思考的出發點是整個宇宙。這使他從一開始就具有一種全域性觀念,這是老子較其它先秦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為他開出的救世良方,“小國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備了全域性的觀念與長遠的眼光。雖然它也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不可能在現實社會中原樣實現,但當我們今天回過頭去對它進行審視的時候,就會發現它的許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為這些合理性,我們在處理今天的許多社會問題時,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社會發展到如今,環境、能源、生態等等問題開始凸現,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提上議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就會覺得老子這樣設計他理想中的社會模式實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評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復古的,這實際上是過份要求古人了。詹劍峰在《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中曾分析過:中國古人有“變化的觀念”,有“發展的觀念”,但沒有“進步的觀念”。進步的觀念,在歐洲是18世紀啟蒙運動中才出現的,隨著西方哲學的傳入才進入中國的,因此老子沒有“進步的觀念”,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他在經過一番哲學的思考之後,得出“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長治久安,是要“為萬世開太平”。因此當我們一味地追求社會的快速發展的時候,老子的思想對我們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好的警示。 此外還應注意的一點是,老子所說的“國”與今天國家的意義有著較大的區別,多是指的一種分封的邦國,他所謂的“小國寡民”,主要的是一種地方自治的主張,而這也是當今世界政治發展中的一個明顯的趨勢,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往往不利於其發展。如美國的聯邦制度,其各個州有著相當大的獨立性,而今日的歐洲,也正朝著這一趨勢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世界不斷地一體化,尤其是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個人的獨立空間加大,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對老子所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也給出了一種新的註解。 中國古代幾乎沒有邏輯思維,老子的思想尤其如此。沒有像西方那樣嚴密的分析論證過程,他的哲學思想只是一種對世界的直觀體認,而“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在其哲學認識基礎上的一種對社會的美好設計。但這種直觀的認識卻往往有著不可低估的合理性,這隻能說是哲人的一種大智慧,不可簡單地視為古人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