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瞻產業研究院

    人造肉需求強烈 前景看好

    “人造肉”是在實驗室無菌環境下培養出來的肉,又被稱為“實驗室肉(Lab-grown meat)”、“清潔肉(Clean meat)”。由於採取的合成技術、原料不同,當前人造肉主要有三個品類:以純植物蛋白為基礎的“植物肉”、以動物細胞為基礎的“細胞肉”、混合了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混合肉”。

    從人造肉需求的角度看,一方面肉類的生產和運輸會帶來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而且會消耗大量土地和水資源,基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我們需要人造肉。

    有資料表明,人類飼養食用牲畜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5%左右。與此同時,為了給牲畜們提供足夠的糧食,人們使用了三分之一的可使用農田。不僅如此,人口的增長也使目前的情況變得更糟糕。預計到2050年,全球的人口數量將突破100億,屆時中產階級消費者群體壯大,對蛋白質的需求和消耗量增加,將會加重環境負擔。

    而據Beyond Meat的官網介紹,人造肉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與普通的牛肉漢堡相比,他們製作的人造肉漢堡能在生產過程中節約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排放以及46%的能量。人造肉的出現,正好契合了當今越來越強烈的環保訴求。

    另一方面來源於消費者飲食習慣的變化。根據相關調查,全球的素食主義者人數或已超過4億。在澳洲和加拿大,超過一半的受訪成年人表示,他們正在減少紅肉的攝入量。英敏特(Mintel)的一項調查發現,在英國,40%的受訪者認為“現在我吃肉比以前少了”,在18-24歲的年輕人中,28%的人認為“到2025年,我的飲食可能會基本不吃肉”。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美國市場上人造肉銷售額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間同比增長了23%。

    美國市場調查與諮詢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研究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肉類替代食品規模約為46億美元,到2023年有望達到64億美元,亞洲是增長最快的地區。而根據歐睿資訊諮詢的研究表明,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在2018年和2017年分別增長了22%和18%。

    在中國,龐大的肉類消費市場將為人造肉產業的發展提供可能。根據經合組織資料庫(OECD Data)資料,2018年中國肉類消費量(含豬肉、牛肉、羊肉、禽肉)已經達到8829.6萬噸,比歐盟28國的總和還多出4402.9萬噸,比美國多出4694.7萬噸,預計2019年中國肉類消費量將達到8989.0萬噸。

    2018年,專門從事市場調查的Yougov網站公佈了一份針對1007名華人的調查結果,只有約26%的中國受訪者願意購買人造肉,該調查報告還顯示,約有64%的中國受訪者擔心人造肉潛在的副作用,43%的受訪者擔心人造肉不自然。

    而2019年3月初,英國《衛報》的一篇報道指出,華人對於人造肉的接受程度很高,93%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嘗試人造肉。雖然這一調查可能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國城市中完成的,但或多或少可以說明,中國消費者對於人造肉的瞭解程度、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高。這也為人造肉進入中國市場積累了必要的思想基礎。

    同時,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正在努力減少農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畜牧業的發展是主要手段之一。肉類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國內的肉類生產量不斷被控制,這兩者之間的空白為人造肉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 2 # 風生焱起

    就人造肉這項技術而言,以美股市場上“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公司的產品為例,是植物性肉類,從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來源取材,模擬肉的口感,加工成和肉類纖維口感相近的“素肉”,比較看好其前景,將會受到一些吃齋、崇尚健康飲食的人士喜愛,市場空間比較大。

    然而,並不看好A股市場的人造肉概念的可持續性,只是遊資在接力炒作罷了,和Beyond Meat公司想比完全是兩碼事,Beyond Meat公司更多是因為其技術的前瞻性,實質上是一傢俱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而很多A股市場上的這些被當成人造肉概念股的企業,比如雙塔食品、維維股份、來伊份等壓根並沒有人造肉這項技術,只是有種大豆、豌豆或者做豆乾食品罷了,充其量就是人造肉專案的最低端的提供原料級別,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近期也陸續有多家上市公司釋出公告否認公司涉及人造肉產品。這種虛擬飄渺的概念炒作,風口一旦散去,很容易上演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投資者還需警惕追高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癌症患者逐年增多?以往癌症老年病發多,現在已經延伸中年,甚至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