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學法則

    P檔是相機內部計算的自動拍攝方式,它會根據當前的環境來自動的為拍攝者選擇一個恰當的快門和曝光時間和iso等引數。實際上我幾乎從來沒用過除了m檔以外的其他任何檔位(偶爾用A和S)。我認為m是最適合拍攝的一個擋位,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在拍攝前需要調節引數,容易錯失最佳拍攝時機。但是優點在於可以讓攝影師自由的控制光圈快門,ISO等,來實現自己想要的效果。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如果我們只是使用相機的自動曝光的話,那麼你會在安全快門之內用一個非常高的iso去拍攝,結果不僅沒有拍下天空,也會使得相片的噪點多到難以接受

    這種故意只拍出輪廓的方式,如果用P檔也是沒有辦法拍的。

    還有這種霧化水流的拍攝,必須要使用長曝光才可以拍的出來,但是p擋是不可能給你這麼長時間曝光的,一定要使用m擋來控制所有的引數才有可能拍的下來霧化的水流。

  • 2 # 蘭闍藝文

    P檔,就是程式自動曝光模式。在P檔模式下,相機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是自動控制的。但也會出現不能應對的場合,比如在拍攝夜景時,它就不能滿足,所以任何一種模式都不是萬能的。

    M檔你就可以人為地來操作,收小光圈,延長拍攝時間,或提高速度,開大光圈。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用P檔比較合適呢?旅行中的紀念照或一些一般的活動,都可以用此模式來簡便程式。但要脫離背景,強化主體的時候,就最好不要用了。其實你也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或者速度優先,同樣也非常方便。

    每一種模式都有利和弊,靈活運用好了,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若沒有弄明白它的利弊關係,有時一定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哪個模式適合你,只有透過實踐才能有所體會,找到最佳的組合。

  • 3 # 小k印像

    這個問題也有身邊的朋友問過我。我用的是尼康機器,平時使用最多的是A檔(光圈優先),其次是M檔,P檔用的很少。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分享一下個人觀點吧,僅供題主參考:

    一、P檔和M檔是相機內建的兩種曝光模式

    P檔和M檔是相機內建的兩種曝光模式,在模式撥盤中都可以找到,比如尼康單反:

    佳能撥盤中同樣以M、P標示:

    二、P檔的定位:確保曝光準確(機器控制曝光)

    在相機上剛開始出現P檔的時候,自由度是比較小的,主要是為了確保在相應場合下都能獲得正確的曝光:(以尼康D750為例進行講解)

    P檔通常適用於對相機不太瞭解的使用者、以及沒有時間設定引數的緊急拍攝情況。為了滿足拍攝者的其他個性要求,現在相機P檔的可控功能逐步多樣化,具體情況第四條會介紹。

    三、M檔的定位:滿足個性曝光(手動控制曝光)

    M檔即全手動曝光模式,快門、光圈均由拍攝者自行設定,最終曝光由其完全控制,可以實現更個性多樣的曝光效果:

    【注意】:對於初學者要搞清楚兩個概念,“手動控制曝光引數”和“手動控制曝光”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結果。比如A檔和S檔(對應佳能AV、TV檔)拍攝者可以手動控制光圈或快門,但曝光是由相機自動控制的,所以是“手動控制曝光引數”,不能說是“手動控制曝光”。

    四、P檔和M檔自由度的對比

    1、P檔雖然不能改變曝光量,但可以自主選擇曝光引數組合

    對尼康D750,在P檔下既可以直接使用相機指定的曝光引數組合,也可以透過撥盤選擇不同的曝光組合:

    【注意】:在P檔下選擇曝光引數組合時,相機肩屏會出現P*標誌。

    2、P檔不是auto檔,大部分引數均可自主調節

    其它大部分引數都可以自主控制,區別遠沒有我們想象那麼大:

    五、結論和建議

    對於尼康D750:

    1、P檔不是auto檔,不是傻瓜模式,P檔下很多引數均可調節,一樣可以很強大;

    2、P檔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確保曝光準確;M檔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完全手動控制曝光。二者區別僅此而已,別無其他。

    可見,對於對相機設定瞭解不多的朋友,P檔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選擇,既可以保證曝光的準確性,又可以透過開啟P*模式,對很多引數進行調節;而M檔的主要作用就是手動控制曝光,如果沒有這方面需求,P檔完全夠用,並不是雞肋,否則這種曝光模式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 4 # 鹽水蟲

    讓我想起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說是周瑜說的,其實周瑜並沒有說過這句話!

    那麼既然有了P檔為什麼還要用M檔呢?下面就拿我個人的使用體驗給大家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P檔和M檔都能拍出曝光合適令人滿意的照片。P檔模式下,既能透過調整曝光補償,實現準確曝光,又能透過調整曝光組合,實現拍攝者想要的特殊效果。M檔是透過調整快門和光圈值,在實現準確曝光的同時,達到拍攝者的一些特殊意願。

    個人的經驗是,在環境光線多變的情況下,比如旅遊的時候邊走邊拍,突發新聞攝影中連續快速搶拍,一般都用P檔。而在固定光源下,就用M檔,比如拍攝風光和人像的時候,為了追求特定的景深,就喜歡用手動檔,固定光圈和快門,以實現連續拍攝。

  • 5 # 南方之南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P檔,什麼M檔。P檔,即所謂的程式快門,所有的曝光組合由相機本身自動給出設定,不需要個人進行設定;M檔,是曝光組合全部由人來設定,包括光圈、快門、ISO等。為什麼還要要M檔呢?攝影本來就是一個創作的藝術,光圈、快門、ISO等全部由相機給出的話,就失去了創作的初衷,無法實現個人有意識地對景深、快門速度的快慢等作出調整。如果用M檔,光圈、快門、ISO等可以人為地進行制訂,比如小光圈可以得到大景深,大光圈可以得到小景深;比如高速快門適合拍攝快速移動物體,低速甚至是慢門可以拍攝夜景、水流、車流;而ISO的選擇,一般是拍攝前第一個確定的引數,有兩個制約ISO的條件,一是環境光線,二是畫質,光線好肯定是低ISO,這樣可以得到更好畫質,光線暗,在景深要求不大的情況下,儘量開大光圈,降低ISO提高的額度,儘量避免使用高ISO引數。

    像這種光線好的環境裡,透過M檔,選擇ISO原生最低,這種風光當然要選小光圈,以達到從近到遠的清晰度,光圈也不宜太小,要考慮到快門速度,特別是手持相機的時候。

    在有些陰暗的衚衕裡,光線稍差,還要想小景深突出主體,就需要大光圈增加進光量得到小景深。

    當然,一般單反相機還有A和S檔,所以還有一些專業攝影人士會選擇A、S檔,S檔是快門優先,由相機確定光圈引數;A檔是光圈優先,由相確定快門引數,這兩個檔位各有不同,各有偏重點。

    總結

    選用M檔,可根據創作要求自主選擇ISO、快門、光圈引數,但對基本功要求較高,不太容易駕馭,掌握不熟悉可能會在拍攝過程手忙腳亂,錯過最佳時機。

  • 6 # 哎呀頂

    這個問題提得好,但我對於照相機的手動(M)和自動(P、A、S)的理解不一樣。

    一、對照相機的認識,在照相機里科技合量最高的是全自動P檔,也是所有相機的核心技術所在,A、S檔是在全自動的基礎上以光圈或快門做為先定條件,讓其他指數適合,都是自動的範圍,但確實非常多攝影人都不用這種技術,標榜使用M檔才牛,正如:開個自動波汽車一定要象開手扶拖拉機一樣,呼油一一離合一一入檔一一提速一一換檔嗎?

    二、使用相機M檔時,在目鏡都有不足與過曝的提示,這也是個自動的功能,攝影是否按提示修正,這就是個人行為決定,對於創作者來說,現在已沒有了測光器年代,死記光圈、速度、lS0已失去意義,還得要依靠提示作修正,M檔應多在自動檔無法完成時使用,如慢門等,但真的是該用就用,要不白白浪費了相機的核心技術。

    三、再有相機裡的大包圍功能,都是老掉牙的功能了,其實就是相機廠家為適合原膠片時候攝影人的習慣而作,現在都LED屏很直觀了。

    四、其實有許多人忽略了相機機裡的另一個黑科技就是對焦測光點,如D850已有153個點,用好它比你什麼M檔直出強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完美主義到底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