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妮的心理成長札記

    可以明確的回答:儘管在當今文化中,完美主義似乎是個褒義詞,甚至備受推崇,它往往意味著認真、責任感和精益求精。但從心理機制上,完美主義則是壓力的源泉。無論對人對己,它都是有害的。在完美主義光鮮外表下,則可能悄悄滋生著難以覺察的破壞和邪惡。

    完美主義使人懼怕失敗,阻礙成長和進步

    完美主義意味著對失敗的極度恐懼和不接納,會讓一個人裹足不前,不敢挑戰未知。

    假如父母只是誇孩子聰明、優秀,不允許他失敗,無法讓他看到成長的過程,理解成長需要經歷失敗和接納不完美,就會不斷強化孩子的完美主義傾向,一旦他遇到任何可能挑戰他“優秀”和“聰明”的專案時,孩子就會變得極度恐懼,因為恐懼而退縮,進而很快放棄。

    完美主義破壞親密關係,使人陷入孤立

    另一方面,完美主義者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弱點,也往往不敢暴露真實的自己,因為真實意味著不完美,而沒有真實的袒露,關係就無法親密。

    這種對於關係建立的傷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與完美主義者相處,會感到無盡的心累。他們會表現為苛責,挑剔,吹毛求疵。在他們面前,你始終需要小心翼翼,無法放鬆和舒展。因為知道,他們喜歡進行強烈的高下評判,這種評判和高處的優越感,往往是他們所驕傲和自以為是的(在很多完美主義者身上,你都能看到這種驕傲,在吳母身上,這種驕傲也很明顯),但實際上,這種驕傲卻是一種限制,讓他們無法看清和了解跟他們不一樣的人。這就造成了主動的人際隔閡。

    另一點,因為他們不能完全接納別人,所以,本質上也無法接納自己。所以,當你試圖觸碰他們較為隱秘的內心時,或者提供某種安慰,會讓完美主義者感到是對他們的冒犯,會傷害到他們高聳的自尊,所以,對方試圖建立情感聯結的努力也不會被接受,進而,你們的關係便難以靠近。

    這幾乎是將自己置於一個完全的孤島,無依無靠。

    當我們面臨困難和壓力時,與人分享,袒露真實的自己,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線和溫暖,我們的壓力會消解,我們的困境也可能在某種意義上解除。而吳母和吳謝宇則因為完美主義,都將彼此將外界、親戚和同學完全隔絕,只留下一個家有神童、父慈子孝的完美外殼。

    沒有出口的高壓,最終會走向破壞和攻擊

    不斷積蓄沒有出口的壓力,最終會怎麼樣呢?

    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吳謝宇大一的時候,曾對遠遠方的好友透露想自殺,說明那時的他很可能已陷入了重度抑鬱。如果不進行專業的干預,即使能緩解,也很難恢復。

    抑鬱者的內心非常敏感,很可能會因為一般人認為很正常的挫折或阻撓,產生強大的憤怒和攻擊性,這種憤怒和攻擊性如果是向內,則會是傷害自己,極端就是自殺;而攻擊如果朝外,則是報復傷害、阻撓自己成為自己的人,而在吳謝宇案中,那個人可能剛好是自己的母親。

  • 2 # 使用者4093024510

    很多人對完美主義的瞭解,還停留在若干年以前那個段子裡:找工作面試的時候,你各方面表現不錯,也看得出面試官對你比較滿意,這時候突然接到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有哪些缺點?”據說這時候的標準回答就是:“我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完美主義。工作如果做不到完美,我會難受到睡不著覺……”不過,這個明貶實褒的回答,流傳了太久,以至於現在,面試官要是聽到你還敢這樣回答,估計不等你說完,就會大喊一聲:“滾出去!都什麼年代了還用這種套路……當老子第一回招聘新人啊?!”

    段子歸段子,不過還是引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完美主義到底是好還是壞?從目前掌握的文獻來看,最好的辦法,是透過 Hewitt 多維度完美主義量表,對完美主義進行分類,然後你就知道它們分別是好是壞了。

    早在1990年代,就有心理學家劃分出三個維度: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SOP):概括說,就是“自己要求自己”。他們通常有很強的動力,也有很高的標準,努力取得成就,達成目標。指向他人型完美主義(OOP):概括說,就是“自己要求別人”。他們對別人要求很高,甚至是苛刻。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SPP):概括說,就是“別人要求自己”。他們心中也有關於自己的高標準,但不是自己設定的,而是別人給設定的。他們覺得,重要的他人(像是父母、老師、老闆、伴侶或者客戶等等),對自己要求很高。他們很擔心自己能不能達到別人的期望,也生怕別人對自己作出負面的評價。在他們眼中,達到別人的標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時候,別人未必真的對他們要求這麼高。但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腦中經常縈繞著揮之不去的聲音:“我本來能做得更好”、“如果做不好就完蛋了”、“做成這樣,可怎麼交差……”這些自我評判的聲音,經常會困擾他們。

    也就是說,心理學家覺得,你是自我要求高,還是別人對你要求高,效果是不一樣的。由於其中第二種,也就是“對別人要求高”,物件不是自己,所以研究一般會排除掉這個,去比較另外兩種。

    這種簡單粗暴的劃分,背後的科學性怎樣?萬一“自我要求”和“別人的要求”其實差別不大呢,那還不就是個概念遊戲呢?別擔心,統計學上有一種方法,叫做因子分析,可以透過大量的資料運算,來確認這兩個指標差異大小。運算髮現,這種劃分的確是合理的。大量資料中抽取出的第一個差異因子,可以稱為“自我評判型完美主義”,包含了對自己苛刻,甚至自我詆譭的成分,對外界的標準和批評也非常敏感。這個因子跟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是一致的。而第二個因子呢,可以叫做“個人標準型完美主義”,其中並不包含內化的嚴厲自我評價,對外界審查也沒有那麼敏感,屬於自己要求自己。這個相當於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很早以前,學者覺得所有的完美主義都不是好事。就包括“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大家一開始也是關注它的危害,發現它會導致焦慮、輕微的抑鬱、缺乏自我關懷等等。後來,才發現它似乎還是好處更多。這些為自己確定了更高標準的人,通常自控力更強,成就動機明顯高於常人,就像是動力十足的戰鬥機。統計數字發現,他們的拖延也是明顯少於普通人。在學校裡,他們的學業成績也更好。有研究者認為,時間管理技能,是這種比較健康的完美主義當中,重要的一成分。而“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呢?學者一開始就覺得它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像是更多的憤怒、焦慮和抑鬱等。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有研究發現,要預測抑鬱症患者以後會不會復發,最好的指標居然是問他,覺不覺得自己的配偶是個苛刻的人!看來找個對的人真的很重要……請不要覺得被餵了一把狗糧,找個錯的人還不如沒找呢。在後來的研究中,學者進一步發現,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者的自控力更弱,更容易抑鬱和焦慮,更容易產生負罪感,自殺傾向更高。

    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個2005年發現的一個新事實。

    在很多人關注的 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克服拖延 的領域,有一種叫做“執行意圖”的方法,本來是個很不錯的計劃方法。對於普通人和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者來說,可以藉此在觸發條件和正確的行為之間,建立一條自動化的連結,幫助目標達成。但對於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者來說,就不一樣了。就像是體質“容易感染”一樣,他們在使用執行意圖時,產生了另一種反應。自我批評,和對他人審判的擔憂,干擾了他們的自我調控,妨礙了他們選擇正確的策略、妨礙了他們在任務上埋頭工作,也讓他們無法有效地管理資源、監控自己。執行意圖對這些人來說,反而成了毒藥,適得其反,目標進展狀況反而變差。。

    甚至有學者發現,假如你屬於這類自我評判型的完美主義者,那麼大部分的短期療法都反應平平。這些短期療法,以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為代表,也是聚焦於具體的行為計劃和應對措施。這些干預手段,可能都對你沒多大效果。不過,很多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者在長期療法後有顯著的改善。很多傳統的時間管理或自我管理技巧,也都是追求短平快的方法,關注行為計劃和應對措施。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一些方法,或者某個工具軟體,剛開始還有點新鮮勁兒,但用一段時間就厭倦了,甚至抗拒使用它們。一想到要用,就感到莫名的焦慮。如果是這樣,或許你可以考慮一下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的可能。那麼,怎樣確定你是不是完美主義者,又是哪種型別的呢?我找到了使用最廣泛的 Hewitt 多維度完美主義量表,把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和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對應的題目,分別找出來翻譯成了中文。簡便起見,我把反向計分題做了轉換,計分梯度也從7個壓縮到5個。所以這不能算是最嚴謹的版本,但也足以供你做基本的參考。以下每道題目,請按照你的實際情況來回答:完全不符合=0,不太符合=1,不能確定=2,有些符合=3,完全符合=4第一組:

    1. 工作上有些事情,除非做到完美,否則我無法放鬆下來。

    2. 我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我做的每件事情上都做到完美。

    3. 在工作中,我一直在追求完美。4. 我一直都覺得需要成為完美的人。5. 我盡我所能,努力成為完美的人。6. 在我嘗試的每一件事情上都達到完美,對我來說十分重要。7. 在每件事情上,我都盡力做到最好。8.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是比自身的完美更重要的。9. 在工作中,看到自己出錯,是一件難堪的事情。10. 在設定目標時,我是個完美主義者。11. 在工作的所有時間裡,我都必須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潛力。12. 我需要在所有事情上,都成為最好的那一個。13. 我為自己確定了非常高的目標。14. 我為自己設定了很高的標準。15. 在學習或工作中,我必須一直成功。第二組:1. 我發現很難達到別人對我的期望。2. 周圍人無法接受我也會犯錯的事實。3. 我做得越好,別人就期望我做得更好。4. 只要我在哪件事情上,沒有做到極好,周圍人就會認為做得很差勁。5. 周圍人期待我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成功。6. 如果我不能做到樣樣都精通,周圍人就不會喜歡我。7. 成功就意味著我必須更努力地工作,好讓別人高興。8. 除非我成功,否則別人不會認可我。9. 我覺得人們對我要求太多。10. 當我出錯的時候,就算別人不說,我也覺得他們對我很生氣。11. 我的家人期待我做到完美。12. 我父母期待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極好。13. 人們對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做到完美。14. 人們對我的期待,比我所能提供的更多。15. 如果我犯錯,周圍人就不再會覺得我是個有能力的人。

    都計好分了嗎?現在,請把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總分,分別相加。第一組總分就是“指向自我型完美主義(SOP)”的得分,第二組總分是“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SPP)”的總分。你的分數分別是多少?哪個更高一些呢?還是兩者都高,或者兩者都低呢?這兩種完美主義傾向可以並存,或者都不存在。

    這兩組總分,最低分都是0分,最高分都是60分,中位數是30分。國外心理學家的量表,我們通常很難找到華人的常模,也就是平均數和標準差,所以難以提供你在人群中的橫向比較。不過你可以跟30分這個中間值比一下。

    最後從自我管理的角度,來做幾句點評:

    無論你第一組得分高低,只要第二組分數很高(比如說40分以上),就要注意了。由於內心的評判,可能包括執行意圖在內的很多自我管理方法,並不能直接對你起到作用。好訊息是,這一點是可以改變的。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最好是找到一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充分討論你面對的人際關係問題,可能是伴侶關係,也可能是父母或工作中的關係。另外,也有人是透過一些別的方式,降低了在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上的得分。比如說:分手。比如說:畢業。比如說:換一份工作,換一個老師,離開老家去另一座城市,等等。

    我瞭解的一個案例,第一次做的時候是42分,幾個月之後變成了21分。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一方面是分手了,結束了上一段關係;另一方面,是跟長期客戶經過深入溝通,明確表示有很多需求他實在做不到,但他會按照自己的能力提供獨特的作品,對方表示了理解和接受。過程當中,難免掙扎,值得慶祝的是,他現在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其實,有一支球隊,我覺得社會期望型完美主義分數會很高。那就是中國男足。然而,被我們黑了這麼多年之後,國足也迎來了裡皮教練,也發生了一些神奇的變化。今年氣象一新,都有點不像國足了。你看,國足都有今天,你也不要灰心。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歌曲德國童聲歌詞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