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醫惠眾

    嗜鉻細胞瘤是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腫瘤,也是一種較罕見的繼發性高血壓,早期診療是完全可以治。

    嗜鉻細胞瘤的表現症狀:

    由於瘤組織可陣發性或持續性地分泌過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以及微量多巴胺,臨床上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高血壓、頭痛、多汗、心悸及代謝紊亂症狀。本病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中年最多,兒童高血壓中嗜鉻細胞瘤發生率相對較高,有遺傳性(5%)80%~90%瘤位於腎上腺髓質,髓外主要分佈於腹膜後、腹主動脈前,左、右腰椎旁間隙,腸繫膜下動脈開口處主動脈旁的嗜鉻體等。良性約佔90%。腫瘤直徑自1~16cm不等,平均5cm;重量幾克至數千克,最重者≥4kg,70%<70g 兒童嗜鉻細胞瘤起病急,可有急性高血壓或高血壓腦病症狀,如劇烈頭痛、視力減退、明顯消瘦,可有家族性傾向。 嗜鉻細胞瘤特殊臨床表現可為低血壓休克、腹部腫塊;消化道症狀,可因兒茶酚胺使腸蠕動及張力減弱,引起便秘、腹脹,甚至結腸擴張,胃腸壁血管增殖性及閉塞性動脈內膜炎、腸梗阻、出血、穿孔、腹部劇痛、休克或膽汁瀦留及膽石症;膀胱內腫瘤;高血糖綜合徵或低血糖綜合徵、紅細胞增多症等。 嗜鉻細胞瘤的診斷依據:①血漿或尿中游離兒茶酚胺高濃度或尿中兒茶酚胺代謝物高濃度;②現代影像學檢測技術,如CT掃描、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和13I間甲基胍(131-MIBG)等技術對腫瘤定位。

  • 2 # 小小西西瓜

    嗜鉻細胞瘤是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持續或間斷的釋放兒茶酚胺,引起持續或陣發性高血壓和多器官功能以及代謝紊亂的一種疾病。腫瘤大多數為良性,只有接近10%屬於惡性腫瘤。本疾病好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人群。

    超過80%的嗜鉻細胞瘤都發生於腎上腺,多為單側發病。

    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則多發生於腹主動脈旁。

    腫瘤一方面可產生大量的引起血壓升高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另一方面也可產生多種肽類激素,引起面部潮紅、便秘、腹瀉、面色蒼白、低血壓甚至休克等等。此外,腫瘤還可釋放嗜鉻粒蛋白,導致血液中嗜鉻粒蛋白升高,有助於診斷本疾病。

    當然,本疾病最主要的症狀還是血壓的異常變化,陣發性高血壓為其特徵性表現,患者在發病時收縮壓可超過200mmHg,舒張壓可超過130mmHg,同時伴有劇烈的頭痛、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等。

    在治療方面以手術切除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悅會員怎麼啟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