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恩來不滿一歲時,就由守寡的嗣母陳氏帶在身邊撫養,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傾注在對恩來的撫養和教育上,恩來稱陳氏為“娘”,陳氏給他請來一個乳母,叫蔣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裡。
周恩來四歲時,嗣母就叫他識字,五歲時,送他進私塾讀書。嗣母對他要求很嚴格,每天黎明時刻,就叫他起來,親自在窗前教他讀書。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幾乎傷了他的眼睛。於是,陳氏更不許他輕易出去,整天把他關在屋裡唸書。
空暇時,就叫他背唐詩,給他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 1904年,六歲的周恩來隨同父親、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今江蘇省清江市)居住,併到外祖父家的家塾裡讀書。外祖父家裡人很多。家族間發生了糾紛,常邀請他生母去調解。
這時家裡的經濟境況已經越來越不好了。父親為人老實,膽小,能力比較差,到清江浦後,只謀得一個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裡常靠借錢過日子。他的生母又勞累,又愁悶,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帶他到寶應縣她堂兄家住過兩個月,仍回到清江浦。
2、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
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3、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
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4、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
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5、 鄧小平贍養繼母
夏伯根對鄧小平來說,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養母,而是繼母。鄧小平對這樣一位正直、善良、勤勞、肯幹的繼母特別敬重和愛戴。十五歲的鄧小平,當年順長江南下,走出重慶,走出四川。
之後,鄧小平率領千軍萬馬前來解放大西南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慶。四川解放後,鄧小平坐鎮重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是中央下屬幾大行政區域之一的最高-官員。這時的鄧小平已是45歲的中年人了。有了一個安穩的家庭後,鄧-小-平就承擔起贍養繼母的義務。
鄧小平調中央工作後,她把繼母一同帶到北京。跟隨鄧-小-平一家生活的這些年裡,鄧小平夫婦待她如親母,從不分你我,在飲食、衛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顧老人、安撫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鄧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裝牛棚”的日子裡,鄧-小-平為了照顧卓琳的身體,又不肯讓年事已高的繼母再承擔過重的家務,便獨自挑起了家務勞動的重擔,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髒活鄧-小-平都親自幹。夏伯根老人能夠高壽,與鄧小平夫婦對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愛戴、敬重、關心、照顧是分不開的。
1、周恩來不滿一歲時,就由守寡的嗣母陳氏帶在身邊撫養,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傾注在對恩來的撫養和教育上,恩來稱陳氏為“娘”,陳氏給他請來一個乳母,叫蔣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裡。
周恩來四歲時,嗣母就叫他識字,五歲時,送他進私塾讀書。嗣母對他要求很嚴格,每天黎明時刻,就叫他起來,親自在窗前教他讀書。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幾乎傷了他的眼睛。於是,陳氏更不許他輕易出去,整天把他關在屋裡唸書。
空暇時,就叫他背唐詩,給他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 1904年,六歲的周恩來隨同父親、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今江蘇省清江市)居住,併到外祖父家的家塾裡讀書。外祖父家裡人很多。家族間發生了糾紛,常邀請他生母去調解。
這時家裡的經濟境況已經越來越不好了。父親為人老實,膽小,能力比較差,到清江浦後,只謀得一個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裡常靠借錢過日子。他的生母又勞累,又愁悶,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帶他到寶應縣她堂兄家住過兩個月,仍回到清江浦。
2、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
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3、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
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4、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
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5、 鄧小平贍養繼母
夏伯根對鄧小平來說,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養母,而是繼母。鄧小平對這樣一位正直、善良、勤勞、肯幹的繼母特別敬重和愛戴。十五歲的鄧小平,當年順長江南下,走出重慶,走出四川。
之後,鄧小平率領千軍萬馬前來解放大西南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慶。四川解放後,鄧小平坐鎮重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書記,是中央下屬幾大行政區域之一的最高-官員。這時的鄧小平已是45歲的中年人了。有了一個安穩的家庭後,鄧-小-平就承擔起贍養繼母的義務。
鄧小平調中央工作後,她把繼母一同帶到北京。跟隨鄧-小-平一家生活的這些年裡,鄧小平夫婦待她如親母,從不分你我,在飲食、衛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顧老人、安撫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值得一提的是,在鄧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裝牛棚”的日子裡,鄧-小-平為了照顧卓琳的身體,又不肯讓年事已高的繼母再承擔過重的家務,便獨自挑起了家務勞動的重擔,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髒活鄧-小-平都親自幹。夏伯根老人能夠高壽,與鄧小平夫婦對她幾十年如一日的愛戴、敬重、關心、照顧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