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
臣司馬光說:我知道天子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什麼是禮教?就是法紀。
什麼是區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別。
什麼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四海之廣,億民之眾,都受制於天子一人。
儘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絕倫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為他奔走服務,這難道不是以禮作為禮紀朝綱的作用嗎!
所以,天子統率三公,三公督率諸侯國君,諸侯國君節制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人百姓。
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
上層指揮下層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動,樹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葉;
下層服侍上層就好像人的四肢衛護心腹,樹木的枝和葉遮護根和幹,這樣才能上下層互相保護,從而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責沒有比維護禮制更重要的了。
周文王演繹排列《易經》,以乾、坤為首位。
孔子解釋說:“天尊貴,地卑微,陽陰於是確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貴賤也就各得其位。”這是說君主和臣子之間的上下關係就像天和地一樣不能互易。
《春秋》一書貶低諸侯,尊崇周王室,儘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書中排列順序仍在諸侯國君之上,由此可見孔聖人對於君臣關係的關注。
如果不是夏桀、商紂那樣的暴虐昏君,對手又遇上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仁德明主,使人民歸心、上天賜命的話,君臣之間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節,矢死不渝。
所以如果商朝立賢明的微子為國君來取代紂王,成湯創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吳國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開國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
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寧肯國家滅亡也不願做君主,實在是因為禮教的大節絕不可因此破壞。
所以說,禮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區分。
所謂禮教,在於分辨貴賤,排比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物。
沒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顯揚;沒有器物,就不能表現。
只有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誌,然後上下才能井然有序。這就是禮教的根本所在。
如果名位、器物都沒有了,那麼禮教又怎麼能單獨存在呢!
當年仲叔於奚為衛國建立了大功,他謝絕了賞賜的封地,卻請求允許他享用貴族才應有的馬飾。
孔子認為不如多賞賜他一些封地,惟獨名位和器物,絕不能假與他人,這是君王的職權象徵;處理政事不堅持原則,國家也就會隨著走向危亡。
衛國國君期待孔子為他崐處理政事,孔子卻先要確立名位,認為名位不正則百姓無所是從。
馬飾,是一種小器物,而孔子卻珍惜它的價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卻要先從它做起,就是因為名位、器物一紊亂,國家上下就無法相安互保。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從微小之處產生而逐漸發展顯著的,聖賢考慮久遠,所以能夠謹慎對待微小的變故及時予以處理;常人見識短淺,所以必等弊端鬧大才來設法挽救。
矯正初起的小錯,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顯的大害,往往是竭盡了全力也不能成功。
《易經》說:“行於霜上而知嚴寒冰凍將至。”
《尚書》說:“先王每天都要兢兢業業地處理成千上萬件事情。”就是指這類防微杜漸的例子。
所以說,區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個等級的名分。
嗚呼!周幽王、周厲王喪失君德,周朝的氣數每況愈下。
禮紀朝綱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敗;諸侯國君恣意征討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預朝政;禮教從總體上已經有十之七八淪喪了。
然而周文王、周武王開創的政權還能綿綿不斷地延續下來,就是因為周王朝的子孫後裔尚能守定名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
?當年晉文公為周朝建立了大功,於是向周襄王請求允許他死後享用王室的隧葬禮制
周襄王沒有準許,說:“周王制度明顯。沒有改朝換代而有兩個天子,這也是作為叔父輩的晉文公您所反對的。不然的話,叔父您有地,願意隧葬,又何必請示我呢?”
晉文公於是感到畏懼而沒有敢違反禮制。
因此,周王室的地盤並不比曹國、滕國大,管轄的臣民也不比邾國、莒國多,然而經過幾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那樣的強國也還不敢凌駕於其上,這是為什麼呢?
只是由於周王還保有天子的名分。
再看看魯國的大夫季氏、齊國的田常、楚國的白公勝、晉國的智伯,他們的勢力都大得足以驅逐國君而自立,然而他們到底不敢這樣做,難道是他們力量不足或是於心不忍嗎?
只不過是害怕奸奪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討伐罷了。
現在晉國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視國君,瓜分了晉國,作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討,反而對他們加封賜爵,讓他們列位於諸侯國君之中,這樣做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棄了。
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喪失乾淨!
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
臣司馬光說:我知道天子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什麼是禮教?就是法紀。
什麼是區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別。
什麼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四海之廣,億民之眾,都受制於天子一人。
儘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絕倫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為他奔走服務,這難道不是以禮作為禮紀朝綱的作用嗎!
所以,天子統率三公,三公督率諸侯國君,諸侯國君節制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人百姓。
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
上層指揮下層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動,樹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葉;
下層服侍上層就好像人的四肢衛護心腹,樹木的枝和葉遮護根和幹,這樣才能上下層互相保護,從而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責沒有比維護禮制更重要的了。
周文王演繹排列《易經》,以乾、坤為首位。
孔子解釋說:“天尊貴,地卑微,陽陰於是確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貴賤也就各得其位。”這是說君主和臣子之間的上下關係就像天和地一樣不能互易。
《春秋》一書貶低諸侯,尊崇周王室,儘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書中排列順序仍在諸侯國君之上,由此可見孔聖人對於君臣關係的關注。
如果不是夏桀、商紂那樣的暴虐昏君,對手又遇上商湯、周武王這樣的仁德明主,使人民歸心、上天賜命的話,君臣之間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節,矢死不渝。
所以如果商朝立賢明的微子為國君來取代紂王,成湯創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吳國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開國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
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寧肯國家滅亡也不願做君主,實在是因為禮教的大節絕不可因此破壞。
所以說,禮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區分。
所謂禮教,在於分辨貴賤,排比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物。
沒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顯揚;沒有器物,就不能表現。
只有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誌,然後上下才能井然有序。這就是禮教的根本所在。
如果名位、器物都沒有了,那麼禮教又怎麼能單獨存在呢!
當年仲叔於奚為衛國建立了大功,他謝絕了賞賜的封地,卻請求允許他享用貴族才應有的馬飾。
孔子認為不如多賞賜他一些封地,惟獨名位和器物,絕不能假與他人,這是君王的職權象徵;處理政事不堅持原則,國家也就會隨著走向危亡。
衛國國君期待孔子為他崐處理政事,孔子卻先要確立名位,認為名位不正則百姓無所是從。
馬飾,是一種小器物,而孔子卻珍惜它的價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卻要先從它做起,就是因為名位、器物一紊亂,國家上下就無法相安互保。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從微小之處產生而逐漸發展顯著的,聖賢考慮久遠,所以能夠謹慎對待微小的變故及時予以處理;常人見識短淺,所以必等弊端鬧大才來設法挽救。
矯正初起的小錯,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顯的大害,往往是竭盡了全力也不能成功。
《易經》說:“行於霜上而知嚴寒冰凍將至。”
《尚書》說:“先王每天都要兢兢業業地處理成千上萬件事情。”就是指這類防微杜漸的例子。
所以說,區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個等級的名分。
嗚呼!周幽王、周厲王喪失君德,周朝的氣數每況愈下。
禮紀朝綱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敗;諸侯國君恣意征討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預朝政;禮教從總體上已經有十之七八淪喪了。
然而周文王、周武王開創的政權還能綿綿不斷地延續下來,就是因為周王朝的子孫後裔尚能守定名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
?當年晉文公為周朝建立了大功,於是向周襄王請求允許他死後享用王室的隧葬禮制
周襄王沒有準許,說:“周王制度明顯。沒有改朝換代而有兩個天子,這也是作為叔父輩的晉文公您所反對的。不然的話,叔父您有地,願意隧葬,又何必請示我呢?”
晉文公於是感到畏懼而沒有敢違反禮制。
因此,周王室的地盤並不比曹國、滕國大,管轄的臣民也不比邾國、莒國多,然而經過幾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那樣的強國也還不敢凌駕於其上,這是為什麼呢?
只是由於周王還保有天子的名分。
再看看魯國的大夫季氏、齊國的田常、楚國的白公勝、晉國的智伯,他們的勢力都大得足以驅逐國君而自立,然而他們到底不敢這樣做,難道是他們力量不足或是於心不忍嗎?
只不過是害怕奸奪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討伐罷了。
現在晉國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視國君,瓜分了晉國,作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討,反而對他們加封賜爵,讓他們列位於諸侯國君之中,這樣做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棄了。
周朝先王的禮教到此喪失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