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李森
-
2 # 文史磚家
每當提及太監這個特殊的群體,人們往往會懷有強烈的憎恨、厭惡情緒,認為他們不僅身體殘缺,而且無恥變態、冷血殘忍,是帝王時代最為邪惡歹毒的一批人。然而翻閱史書,我們還是能從其中發現一些良心未泯、仁義未失的太監,他們的所作所為,甚至比健全的男人還要高尚。其中,因“一字活千人”而青史留名的張居翰,便是典型代表。一切,還要從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前蜀說起。
同光元年(923年),晉王李存勖在魏州復唐稱帝,建立起後唐帝國,並在同年滅亡死敵後梁,佔據整個中原地區。李存勖洗刷國恥家仇後,將注意力放在消滅南方各國、統一天下方面。為此在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利用前蜀後主王衍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之機,李存勖派皇子李繼岌、大將郭崇韜率軍滅蜀。唐軍從兵出大散關到攻佔成都,前後僅僅用了75天時間。
前蜀滅亡之前,王衍有心堅守成都,與國家共存亡,如果這樣的話,那麼蜀地的戰事將會曠日持久的進行下去,並造成大量四川百姓和唐軍將士的傷亡。正因如此,唐莊宗透過李繼岌向王衍做出莊嚴的承諾,只要後者獻表投降,那麼不僅會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而且還會得到新朝的優待,子孫後代享福無窮。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唐莊宗還指天誓日,稱自己一言既出絕不反悔,否則將遭受天譴(“莊宗召衍入洛,賜衍詔曰:‘固當列土而封,必不薄人於險,三辰在上,一言不欺!’”見《新五代史·卷六十三》)。王衍見唐莊宗發下毒誓,果然信以為真。王衍投降後,唐莊宗命姐夫孟知祥留守蜀地,李繼岌、郭崇韜則護送王衍君臣千餘人回返洛陽。
然而就在大軍準備啟程之際,唐軍內部卻發生大變亂,郭崇韜因為遭到宦官李從襲、向延嗣、馬彥珪和劉皇后的聯手構陷,在成都被鐵楇活活打死,所生五子全部被殺。變故發生後,軍中騷動不已,有陷入混戰的危險。同光四年(926年)四月,等到大軍行至秦川驛時,河北又傳來李嗣源(唐莊宗的乾哥,頭號開國元勳)與魏州戍卒聯合造反的訊息,唐莊宗聞訊後憂心不已。
伐蜀唐軍內部分裂、河北大叛亂,雙重不利的訊息讓唐莊宗如坐針氈,擔心若處置適當,自己的皇位有可能不保。正因如此,唐莊宗一方面派兵東征平叛,一方面則聽從伶人景進的建議,派宦官向延嗣下詔誅殺王衍君臣一行,以防止其趁勢作亂(“四年三月,偽蜀王衍既降,詔遷其族於洛陽。行及秦川,時關東已亂,莊宗慮衍為變,遣中官向延嗣馳騎齎詔殺之。”見《舊五代史·卷七十二》)。
按照當時的制度,詔書在正式下達之前,需要由樞密使進行復核,在確認無誤後才能頒佈。然而當詔書傳到樞密使張居翰處進行復核時,後者卻認為王衍君臣既己投降,現在又出爾反爾將其誅殺,實在不合天理人情。更何況,詔書所殺之人不僅包括王衍,同時還包括千餘名隨從人員,他們全都是無辜之人,怎麼能說殺就殺呢?
張居翰雖然是太監,但為人正派、極有同情心,所以在拿到詔書中,便在良知的驅動下,冒著殺頭滅族的風險,把裡面的“行”字塗掉,改為“家”字。向延嗣此前並不知道詔書的真實內容,所以在拿到“修改版”後並沒有懷疑,並照此到前線宣旨,監斬王衍一家。就這樣,本應與王衍一起同時被殺的千餘無辜生命,便因著張居翰的善念閃現得以保全。
詔雲:“王衍一行,並宜殺戮。”其詔已經印畫,時居翰在密地,覆視其詔,即就殿柱揩雲“行”字,改書“家”字。及衍就戮於秦川驛,止族其近屬而已,其偽官及從行者尚千餘人,皆免其枉濫,居翰之力也。見《舊五代史·卷七十二》。
王衍一家被殺後,唐莊宗還沒來及追究張居翰擅改詔書的罪過,便在洛陽被叛軍將領郭從謙射殺,李嗣源進入洛陽稱帝后,便更不會去追查此事。不過,張居翰雖然沒有被追究罪責,但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在李嗣源稱帝后沒多久,便主動辭去樞密使的職務,然後退居長安養老。兩年後(928年),張居翰因老邁多病去世,享年71歲。
張居翰死後數年,他擅改詔書從而救活千餘條人命的事情才得到披露,世人聞之無比驚歎欽佩。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在為五代宦官作傳時,便對張居翰推崇備至,極力稱讚他是一位仁德君子(詳情見《新五代史·卷三十八》)。以刑餘之身能得到道德大家如此稱讚,張居翰絕對配得上“偉大”二字。
回覆列表
謝邀請,這個故事發生在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南方有個叫前蜀的國家,最後的國君叫王洐,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當時北方強國後唐已經滅了梁國,矛頭直指前蜀。而這時的王洐還泡在溫柔鄉里,過著美人夢。而強敵攻到眼前時,競無人拒敵,紛紛倒戈叛變。王洐為保活命,只好投降,做了階下囚。後唐莊宗李存勖倒也大度,答應封給王洐土地保其享樂。誰知有大臣進言,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李存勖即下詔,王洐一行,並宜殺戮。詔書下到中書省。當時任樞密使的張居翰在複查詔令時,覺得王洐己經投降,答應不殺,現在出爾反爾,不合天理人情,況且幾千人喪命。於是他把詔書上的行字改成家字,變王洐一家,並宜殺戮。結果雖死了王洐一家人,卻挽救了他的隨從千餘人的性命。當時戰事緊張,兵荒馬亂,無人細究,莊宗李存勖也無暇顧及。張居翰竟躲過私改詔書的死罪,逃得一劫。仁慈之心古而有之,從張居翰改詔書這件事,可以看出人性在殘酷的政治碾壓下,也有不滅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