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情感節日culture
-
2 # 章魚老師就是我
家長捨得在教育上燒錢,那麼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機會總是要比父母不捨得在教育上投錢的孩子要大一些。
但如果說燒了錢就一定會贏在起跑線上,那也是過於樂觀了。章魚老師經常性對家長給孩子報的輔導班進行“勸退”。
因為我發現現在有很多家長固然是願意給孩子花錢進行所謂的提高,但這些家長並不知道該怎麼花這筆錢,甚至全都交了智商稅。
幾萬幾萬的智商稅啊。
家長燒了錢,如果沒有用在正地方。那麼孩子絕對無法贏在起跑線上。甚至可能輸在起跑線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那個珠心算訓練班還有XX算訓練班。號稱讓孩子能夠快速的計算多少位多少位的加減乘除。但是當孩子系統學習之後,對中小學數學的成績完全是負面的影響。因為這些課外培訓以及教育是自成體系的,它們獨立於標準教學體系之外。當這些旁門左道的體系在孩子腦子裡紮根之後,學校裡的正規教學便成了“不合規矩的外來者”。從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還有各種右腦訓練,感統訓練。家長只是花了大價錢去浪費孩子的時間而已。對於孩子是沒有任何幫助的。章魚老師名言:如果這些課程真的對孩子有效,那麼中國教育部門一定會把這些課程放入正規教學體系當中!
所以說,家長為孩子的教育燒錢,如果燒的正確,那麼孩子必然贏在起跑線上。如果燒的不正確,那麼輸在起跑線上也正常。 -
3 # 葉爾教育
這跟開車一樣,燒錢只是說油加的足夠,至於說能不能到達目的地,還是要看方向對不對,如果家長本身根本不知道這個錢該怎麼花,花在什麼地方,而是盲目亂花錢那當然是沒有用的,反而會產生副作用,跑很多冤枉路,車也會累的,不用說孩子,當然,有錢總比沒錢好,起碼,奔跑在希望的道路上,沒錢跑都跑不起來,只能熄火靠邊,等著攢夠油再跑下一截,好處就是做事慎重,不輕易出手,一旦行動,成功率比較高,可惜,就是試錯機會太少了,沒有足夠的試錯成本。
-
4 # 廣東羅定佬hjm
我覺得是家長的炫富行為,其實我覺得中國的教育最悲哀是把教育變成了一種盈利模式,教育產生了一條企業式的經濟產業鏈
-
5 # 範老師小講堂
第一點:現代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家長的經濟條件也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們重視了孩子的教育,其實是一種比較進步的表現,但是一部分家長重視讓孩子學,卻不知道孩子應不應該學?孩子的能力能學會多少?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否吸收這些知識?所以在這樣盲目的跟風的條件下,孩子只是成為家長們想要追趕其他孩子的一種工具,一種讓家長心裡得到安慰的一種形式。
第二點:家長們讓孩子學習的內容增多了,形式多變了,內容豐富了,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孩子的興趣得到了發展,而這些發展其實在以後的學習中和孩子的生活當中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說有的孩子在高考時想要學藝術類的院校,那麼他們在小的時候學習了美術,音樂,舞蹈這些知識和能力就會幫助他們考上好的學校,或者機率更大一些。這樣說的話也算是贏在了另外一個起跑線上吧,所以這個問題也要辯證的看。
-
6 # 霍體清
家長“燒錢式”的教育,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很多教輔機構的宣傳標語,很多家長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得讓孩子加入到各種培訓的大軍,並且年齡越來越小,費用越來越高。孩子太小,心智沒有發育到學這種技能的程度,會不會達到預期目的,甚至還會出現相反的作用呢?問題的,有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了,能不能把這種領先一直保持下去呢?
中國有個成語,叫揠苗助長,表面看小苗長高了,但是後續的營養得不到補充,等待小苗的只能是枯萎、凋零。傷仲永的例子自古有之,並且很多,教育孩子,要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同時要注意培養興趣,他自己喜歡了,才能學好,逼著學,花多少錢也不會有好效果。
浪費點錢是小事,關鍵是別把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打沒了。
-
7 # 使用者2502125938549421
真正的教育,確實是昂貴的。孩子樂於接受,易於接受,需要很高的教具硬體配備,需要水平很高的師資配備。所以好的教育,教育成本高。
當您覺得教育成本高的時候,您不妨看看您身邊那些因為無知與愚昧所付出的代價,輕的危害自己,嚴重的甚至因為無知影響了社會秩序。
-
8 # 家財君
【燒錢式教育】
毫無疑問,有足夠多的“錢”,可以保障更多的資源,包括學習資源給到孩子,但是這與贏在起跑線不存在必然關係,我們先要看看起跑線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起跑線在哪】
起跑線,是指學習麼?起跑線是指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智?還是什麼?或者都包括,我假設都包括,有這樣一個遊戲:一群青少年,一個教練,教練說:曾聘請過家庭私教的請往前一步,父母恩愛的請往前一步,家裡沒有負債的請往前一步……;若干問題下來,此刻就形成了一條起跑線……
【結論】
金錢,確實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並不代表全部,同時,也要擔心其帶來的反噬效果,所以,燒錢式教育未必贏在起跑線!但不否認,錢的作用!
-
9 # 未來教育張洪雨
首先來講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不是孩子行為而是家長行為,目前國內很多學校已經建議孩子家長不要為孩子增加過多課外負擔,但是現象仍然屢禁不止,原因是教育環境的混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決定了別人家孩子上什麼我們上什麼,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現在對孩子普遍的反應,週六日節假日等孩子課外輔導專案根本自己不喜歡不想去,試想一下一個孩子不喜歡的課外輔導或者興趣班,孩子能得到樂趣嗎?沒有樂趣哪有成長!何況成才!不要被個別案例所影響,所以課外輔導以及興趣班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讓他喜歡上愛上,這樣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對孩子的心態成長是有幫助的,否則會適得其反,相反把其中一次興趣班的時間,家長去陪伴去交流可能會對孩子更有幫助,包括學習成績的提高
不是孩子學不好,是不想學,重點是孩子心智模式的健全,孩子成才的機率才會更高
-
10 # 一不平2018
問題是人家確實錢多,沒法,只有花在孩子身上,心甘情願,誰也不好說。既如起跑線上的輸贏也就說不準的。沒錢燒的人家的孩子照樣羸得起跑線上,所謂寒門出貴子,問題要看材取料,盲目為之,反而白費,達不到家長的意願。總之,人家怎麼做就怎麼做,旁人無須干擾,免得讓人嫌!
-
11 # 不想畫圖的老高
燒錢式教育大機率可以讓小孩贏在起跑線上。前提是你燒的起。
大家可能會說燒錢燒的不對也沒用,但是從大機率上來說,成功率一定比不燒錢要高。
如果真有錢可以找一些搞教育的專門人士,來對小孩的發展學習做一些規劃。並按照規劃以及小孩的變化,有效的執行下去。 用錢來拓展小孩的眼界和認知。
畢竟從電視上去感受潛水和自己潛過水完全是兩碼事。但是潛水這件事情就需要燒錢。這只是舉個例子,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
12 # 被判有妻80年
未必有用!針對個人!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他在名校可能是倒數1-3名,那麼他努不努力都是倒數名次,但如果他在普通學校,他的成績可能是正數1-3名,他不努力的話名次就一定會下降,他就會有危機感,就會努力學習!
-
13 # 依依一一LH
這是給孩子愛,我只要有錢我就願意花在孩子身上,哪怕是進步不大,哪怕是半路又不學了,總比不學要好,我哥哥的孩子四歲開始學唱歌,跳舞,鋼琴,學了兩年放棄了彈琴,又隔了幾年放棄了唱歌,讀中學時又放棄了跳舞,全力以赴考大學,在大學裡很優秀,節目主持,演講比賽,都很優秀,現在參加工作已經是中層幹部了,這些都是培養的好。
回覆列表
對於這一個問題:家長“燒錢式”的教育,我很慶幸我沒有經歷過。
從小,我的父母大部分時間在外打工賺錢,平時很少有時間來管我們的學習,更不用說花錢補課什麼的。從小我和弟弟妹妹都是週一到週五白天上課,晚上回來寫作業,週末該玩耍就玩耍,學習成績也不見得有多差,那時候身心得到了放鬆,上課自然有經歷聽得進去。
但是,現在卻跟我以前不一樣了,社會在進步,選擇多了,競爭也大了。越來越多的家長花大筆的錢把孩子送去補課,學藝術等等,只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的孩子厲害,只想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會經常性的看到一些孩子他們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懂奧數,有的寫作高手,有的英語演說流利,這是家長最引以為豪的地方,正因為如此,也越來越多的人的培訓機構當地興起,越來越多在校的老師在外面開班收學生補課,越來越多沒有教育文憑的人士打著為孩子贏未來的口號,到處擺攤發傳單招收學生。家長一個接著一個不甘落後的,紛紛給孩子報名,沒有徵求孩子的同意,而為孩子選擇了孩子要補習的科目。
印象中,似乎只有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才會被送去輔導班補習,但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錯了,成績好的也不例外。我遇到過一些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優秀,一百分的卷子,科科能拿九十五分以上,但他們的父母自然花了大筆錢,給孩子三科都報了補習班,原因是,想讓孩子能考一百分。補習機構裡接受補課的孩子,當你問他們,你是自己想來補課的還是爸爸媽媽要求你來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爸爸媽媽逼迫來的,這也為後續孩子進入青春期埋下了隱患。
父母過分的把自身的焦慮放大到孩子的身上,覺得自己現在在工作上所遇到的遭遇就是輸在起跑線上的結果,他們不想讓孩子也變得跟他們一樣找不到好工作。於是,家長大筆大筆的花錢給孩子補課,換來的最終結果有一些幾種:
1. 孩子厭學
2. 厭恨父母剝奪了童年的快樂
3. 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自以為自己是最優秀的
4. 心理承受能力差
等等。這也會造成一種結果是,家長開口閉口與孩子譚成立,導致孩子不願意與父母多交流,自我封閉起來,導致家長與孩子矛盾越來越深。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名高中尖子生因忍受不了學習壓力而跳樓自殺等悲劇。
最後,個人認為,家長式燒錢的教育,並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相反,容易讓孩子失去一個原本屬於他的天真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