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企星助

    實行以德治企與依法治企緊密結合,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職工在企業的主人翁地位,保證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我們要緊緊圍繞這個目的,增強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思想道德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以德治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前應突出抓好教育、建設、監督、主體和領導等五個主要環節。   

    一、企業道德教育是以德治企的基礎   

    圍繞樹立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加強企業道德教育和實踐。要廣泛深入地把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主要原則,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導向的企業道德教育,使企業和職工明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應該做些什么,怎樣去做,為以德治企奠定基礎。那種只強調法制作用,忽視道德教育作用的做法是片面的。   

    二、以德治企重在建設   

    以德治企重在建設,就要結合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現實,結合員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實現企業道德規範化。以是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企業進步,是否符合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準則,把現有的企業道德原則和規範加以梳理。   

    具體講:   

    一是要堅持“古為今用”原則,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進行批判繼承。中國一向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對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的倫理道德觀很多。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這些都值得我們總結、繼承和借鑑,並順應時代要求,賦予其新的內涵,改造,充實和發展,使民族傳統美德走向現代化,成為社會主義企業新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是堅持“洋為中用”原則,大膽吸收和借鑑外國文化中有益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先進、科學的成份。如:西方倫理文化中的人本主義、公正觀念、主體意識、講文明禮貌、恪守社會公德等,體現了現代社會的科學與文明,自由與民主的精神。美華人的求實精神、德華人的守紀精神、日本人的好學精神等,都值得我們借鑑,以豐富我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和傳統美德。   

    三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著力塑造與時代發展趨勢、基本要求和歷史使命相適應的時代精神。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湧現出來的新思想新觀念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剖析,把那些對提高人民的精神道德素質、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積極作用的上升為新的道德原則和規範。   

    以德治企重在建設,要依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發揮企業道德作用的執行機制。在企業外部,積極建立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市場、政府和道德三種力量的內在聯絡、並使這種力量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的企業道德調控和執行機制。在企業內部,積極建立產品名牌、企業黨政領導和道德三種力量內在聯絡、並能使這三種力量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的道德調控和執行機制。這種體系和機制,要實行情、理、法三位一體,切實把企業道德建設納入企業管理的總體決策系統,實行道德教育、政策感化、企業管理、法律制約綜合運用有機結合,使以法制企與以德治企結合有效、合理聯絡,這樣企業道德建設才會富有成效。   

    以德治企重在建設,企業文化是有效途徑。企業文化是企業和職工在長期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的相對穩定的,對企業發展起推動作用的群體意識――企業道德價值與企業精神。它與企業道德建設的目標和要求是一致的,有了它,企業道德建設就有了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載體和良好的文化氛圍,從而使企業道德建設得到加強,企業員工歸屬感、主人翁感得到強化。   

    三、公眾的社會道德評價和輿論監督是以德治企的保證   

    社會輿論是一種精神力量,正確的社會輿論監督在某一種程度上能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實際作用。在企業經濟活動中,它既反映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道德關係,又對調整企業間的經濟道德行為起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出現了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評價,出現了一些規範上的真空和失序現象,人們思想紛壇複雜、是非善惡評價標準不一的情況下,迫切需要透過公眾的道德評價和正確的輿論監督,幫人們明辨是非,使人們明確允許什麼,限制什麼,倡導什麼,反對什麼。道德輿論是道德的“守護神”,就是這個道理。在以德治企中,要注意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充分運用“輿論的壓力”,“輿論的譴責”,這種道德調控作用,真正形成講道德為榮,不講道德為恥的強大輿論氛圍,使人們在反映市場運作要求的道德的約束下從事企業經濟活動,從而確保各項社會活動的健康開展。   

    四、企業領導幹部是以德治企的關鍵   

    實現以德治企,關鍵是企業各級領導幹部要做表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不僅是他個人的形象問題,而且是影響職工群眾貧富禍福的重要因素。實踐已經證明,一個領導幹部一旦道德淪喪,就會出現大量的違紀犯罪行為,這個企業就會變成亂、虧的“重災區”。有鑑於此,以德治企,要求企業各級領導幹部既要做理論的巨人,更要做實踐的模範。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帶頭身體力行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只要領導幹部成為企業的表率,社會的表率,職工群眾就會“同心幹”,以德治企就會落實並富有成效,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基本方略就能落到實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非洲堇和大巖桐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