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相比西方拼音文字,至少有以下優勢:
一、在字形上,漢字是圖形文字,表示的是字的形狀,而拼音文字表示的是字的讀音。
二、在讀音上,漢字是一字一音,字字重音(這個重是輕重的重),西方的拼音文字有輕音,在遠距離交談時,輕音聽不清楚,只能根據上下文來猜,或者看對方口型。比如三十米外喊兩個人,馬克(Mark)和馬斯(Mars),用英文對方只能聽到:Mar -----,聽不到後面的輕音到底是k還是s,而漢語就沒有這個問題。再從語速上說,漢語一個一音,英文有許多單詞是多音節,當用相同的語速表達相同的內容時,漢語要節省時間。反過來說,相同的時間裡說相同的內容,漢語更從容,對方更容易聽清。暫時先寫到這裡,有事離開,稍後繼續補充。
中國漢字相比西方拼音文字,至少有以下優勢:
一、在字形上,漢字是圖形文字,表示的是字的形狀,而拼音文字表示的是字的讀音。
在平面上圖形有兩個維度,而拼音文字的字母是聲音的符號,只能是從前往後的順序,是一維的,所以漢字的資訊量比拼音文字的資訊量要大。只從一個字,或幾句話,看不出來有多大差別,一旦增大篇幅,差別是很明顯的。一本漢語的《紅樓夢》,不到兩指厚,但翻譯成英文版,厚度達到大約三倍左右。中學生的英語課本里每篇中英對照的課文,英文佔用的篇幅都是中文的兩倍或更多。也就是說,要表達同樣的內容,用漢字比用拼音文字要省載體(紙張,儲存器、膠片等),反過來說,同樣的載體,用漢字比用拼音文字能儲存更多的內容。進而,用同樣的時間,閱讀漢字比閱讀拼音文字能接收更多的資訊。作為華人,一生所能讀的書所能學的知識比西方人多了很多,這也是生而為華人的優勢。可以大膽猜測,過幾萬年後,當人類的知識多到需要選擇儲存文字時,一定會選中文。二、在讀音上,漢字是一字一音,字字重音(這個重是輕重的重),西方的拼音文字有輕音,在遠距離交談時,輕音聽不清楚,只能根據上下文來猜,或者看對方口型。比如三十米外喊兩個人,馬克(Mark)和馬斯(Mars),用英文對方只能聽到:Mar -----,聽不到後面的輕音到底是k還是s,而漢語就沒有這個問題。再從語速上說,漢語一個一音,英文有許多單詞是多音節,當用相同的語速表達相同的內容時,漢語要節省時間。反過來說,相同的時間裡說相同的內容,漢語更從容,對方更容易聽清。暫時先寫到這裡,有事離開,稍後繼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