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渴望愛情,卻又害怕在愛情關係中受到傷害。這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一個想法,非常多的人在開始一段感情的時候都要一些誠惶誠恐,細思恐極害怕在感情關係深入之後,喜歡的物件會拋棄我們而去,而我們的防禦機制就會強大地站出來保護我們自己,就告訴自己,傷痛很疼,還是不要靠近“愛情”這個可能會惹火上身的事兒。而我們作為普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而然渴望與其他人發展出更為緊密的關係,產生深度地聯結,就好比我們嬰幼兒時期與母親之間構建的依戀關係一樣。在我們嬰兒時期,我們和母親或者撫養者(caregiver)之間會逐漸形成一種依戀模式。一般而言分為四種:
內心渴望愛情,卻又害怕在愛情關係中受到傷害。這其實是非常普遍的一個想法,非常多的人在開始一段感情的時候都要一些誠惶誠恐,細思恐極害怕在感情關係深入之後,喜歡的物件會拋棄我們而去,而我們的防禦機制就會強大地站出來保護我們自己,就告訴自己,傷痛很疼,還是不要靠近“愛情”這個可能會惹火上身的事兒。而我們作為普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而然渴望與其他人發展出更為緊密的關係,產生深度地聯結,就好比我們嬰幼兒時期與母親之間構建的依戀關係一樣。在我們嬰兒時期,我們和母親或者撫養者(caregiver)之間會逐漸形成一種依戀模式。一般而言分為四種:
第一種,安全型依戀模式,當撫養者/媽媽離開孩子的時候孩子表現出煩躁不安,想要尋找媽媽/撫養者,但是當媽媽/撫養者回來重新出現的時候孩子可以很快接受到媽媽/撫養者的安撫,迴歸平靜。第二種,焦慮迴避型依戀關係,當媽媽/撫養者離開孩子的時候孩子無所謂,毫不關心媽媽/撫養者離開與否,當媽媽/撫養者回來了時,孩子也不搭理媽媽/撫養者。反應非常地冷淡,和媽媽/撫養者情感關係比較疏遠。第三種,焦慮抗拒型依戀關係,當孩子發現媽媽/撫養者不在的時候就會哭鬧,尋找媽媽/撫養者,很難平復下來,但是當媽媽/撫養者出現的時候呢,孩子就會出現非常矛盾的行為,內心是很期待媽媽/撫養者的出現,但是表現出來的卻是對媽媽/撫養者的攻擊或是冷淡,媽媽/撫養者難以平復孩子強烈的不安情緒。第四種,是紊亂型依戀關係,表現既有迴避撫養者/媽媽或是對媽媽/撫養者很抗拒,甚至有時候顯現出呆滯,身體僵硬的反應,對媽媽/撫養者離開和回來的表現很困惑。 後來心理學家發現成年人也有依戀型別,那麼就像題主所說的,渴望愛情的同時又害怕愛情,就會和焦慮抗拒型依戀關係模式很雷同,而我的一位兒童心理學教授曾經跟我們說過,想修復自己童年時期遺留下的依戀問題,除了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以為,還有一種現成的渾然天成的辦法,就是透過“親密關係”一段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面鏡子,照亮了你內心柔軟的部分的同時,也照亮了平日裡我們難以覺察到的自己的背影。多給自己一些鼓勵,告訴自己,愛情裡沒有輸贏,沒有受害者和被害者(真實言語、肢體暴力除外),而是一次關係之旅,是治癒彼此的關係之旅。祝題主及回答同感的朋友,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勇氣,勇敢去愛吧!在愛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