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說紛談
-
2 # 洪洲
“窮養兒子富養女”是個傳統的說法,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長大後能獨立自主的生活。對於這個問題,能夠理解,但不完全贊同。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不是窮養與富養所能涵蓋的;教養孩子是一種智慧,教養孩子是對父母所具教養的一種考驗。
看看古今中外的歷史,那些有作為的人和卓越者,並不是窮養與富養的結果,而是教養使然。
教養就是讓一個人從年幼之時一定要明白最基本的“是”與“非”的標準、懂得事理和常識。當一個人擁有了良好教養的時候,就能做到舉止合範、進退有度,能夠把握好取捨的分寸。當孩子擁有了良好的教養,就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成長的過程中,透過個人的努力,終會走向人生的成功與輝煌。
-
3 # BLINGBELLE
個人人為:家裡什麼條件,就怎麼養孩子。
近日,一段小朋友在工廠幹活的影片火了。
河北滄州的尹女士在工廠工作因6歲兒子放假,便將其帶到廠裡“體驗生活”
孩子試著工作了一會兒,就滿頭大汗,他告訴媽媽:
錢還是不好掙,今後要好好學習!
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嗎?
應該!
世界真實的樣子,本就在那裡,不是你硬給孩子製造夢境,就會消失不見的。
要視年齡與接受度,慢慢告訴他們生活的真相。
孩子總有一天,要與生活短兵相接。
你曾經對孩子隱瞞多少生活真實的樣子,孩子就會受到多大打擊。
所以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讓孩子見識社會的醜惡髒,從小就要增強他們的辨識力。同時,也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相信社會的真善美。
-
4 # 松濤161695109
中國自就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孟母為了教育孟子三遷其居。
誰不愛自已的孩子?但如何愛自己的孩子是大有學問的。一種是對孩子過分溺愛,把子養成唯我獨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王子、公主。另一種是教育孩子尊老愛幼,尊重別人,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要知道感恩,要教育孩子愛祖國愛人民的品格和自強自立的精神。不同的教育,會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則新聞。湖南12歲“男孩弒母案”相信很多人耳有所聞。由於不滿意其母親的三年管教他就直接持刀將自己的母親殘忍地殺害了,而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這個男孩不僅沒有感覺到一絲的害怕與後悔。相反,他還若無其事地換衣服鎖上房門並且帶著自己的弟弟跟著母親睡了整晚,第二天還拿著母親的手機發資訊給老師請假,對於他來說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後來這個男孩因為未滿14週歲被釋放了,並且讓家裡的親戚帶回家嚴加管教,面對他們一臉難以相信的表情,他卻沒有覺得自己做錯的地方,一臉冷漠地表示“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
對犯罪的觀念何其淡薄?最重要的是那個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把養育成人卻連一點母子情都不顧嗎?在對其母下手的時候不會覺得猶豫和後悔嗎?
窮養=精神上的富裕+衣食住行的樸素+懂得透過勞動獲取成果的意義。
精神上的富裕=三觀的正確引導+自信、友愛、獨立、不攀比等優良品德
衣食住行的樸素=乾淨整潔而無須過分追求華麗+健康而不鋪張浪費
身邊看到不少即使家裡經濟條件不錯,但仍然默默奮鬥的朋友。明明可以依靠家裡扶搖直上,卻偏偏選擇了才華去創造財富。相反的是,有部分家庭條件不好的人卻使用父母的血汗錢盲目地追求高科技和潮流的奢飾品。
這個小男孩殺死自己的母親令人特別氣憤,網友們心裡直罵“生塊叉燒總比養了一匹白眼狼好”,起碼能填飽肚子又不需要賠上性命,但是這件事情更是一個警鐘,教育孩子並不是解決衣食住行,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夠讓他們的心靈茁壯健康成長。 學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畢竟學壞只需要一件小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