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因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而得名, 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這是史書上最早出現“壽春”名稱。以“壽”為專用名延續至今。秦置壽春縣。東晉孝武帝時,因避帝后鄭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隋初,改稱壽州,設總管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道府,改壽州為壽縣,直隸於安徽省,“壽縣”這一地名自此沿用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1、壽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區、鳳臺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介於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之間,總面積為2986平方千米。
2、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3、截至2018年,壽縣下轄22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2個農場,年末常住人口105.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8.6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2.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0.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5.5:35.0:39.5,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6943元(摺合2560美元)。
壽縣因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而得名, 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這是史書上最早出現“壽春”名稱。以“壽”為專用名延續至今。秦置壽春縣。東晉孝武帝時,因避帝后鄭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隋初,改稱壽州,設總管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道府,改壽州為壽縣,直隸於安徽省,“壽縣”這一地名自此沿用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1、壽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區、鳳臺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介於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之間,總面積為2986平方千米。
2、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3、截至2018年,壽縣下轄22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2個農場,年末常住人口105.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8.6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2.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0.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5.5:35.0:39.5,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6943元(摺合25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