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螺螄粉螺螄
-
2 # 三番65
我覺得是這樣的。
俗話說,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一個人言行舉止就能代表他的性格,修養。比如一個人在大場合下,坐姿不雅,脫鞋子盤腿坐,吃飯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狼吞虎嚥的,周圍人肯定用異樣的眼光看著。
-
3 # 開心快樂的明天
同等條件下是這樣,若是特殊條件下如因某種原因你被餓了三天。一下很多好吃的出現在你面前,想想那畫面,那吃相,彷彿聽到了…
-
4 # 在路上173613662
認同。民以食為天,人類不斷修養的過程就是在不斷修正人類不斷產生的缺點的過程,天大的事中展示的缺點絕對說明人的修養程度。
-
5 # 小橋流水811小橋流水
謝邀。不一就。古代知識分子,有很多講究,其中修身養性就是一個大知識點。要求人們坐、站、走、言、舉、止等細微之處要體現出一種雅觀的風範,稱之為君子之度。在如何吃飯問題上,講究食不厭精燴不厭細,吃飯要細嚼慢嚥而且不能說話嘻鬧,席桌及所做之處安排的不恰當不做等等。現在來看,這些"規矩″沒什麼特別的不妥之處,只是過了一點。我認為,在特殊情況下,可直接不把它當回事。父親在的時候,曾講過一個故事。那是一九四五年春的一天,八路軍老四團一營殺了一頭牛,父親所在的三連,按每人一斤牛肉,分來百餘斤,說是吃水餃。部隊辦飯往往一齊下手,很快,水餃出鍋。有的戰士僅吃了幾個,有的戰士一個也沒吃。父親是個不怕飯熱的人,當時已經吃到半飽。就在這時候,一陣密集的軍號,打亂了整個飯局,幾秒間父親又三下五除二的㖔到嘴裡幾個水餃,算是六七分飽了。原來,有一箇中隊的鬼了,向臨沂沙溝一帶逃竄,部隊接到命令後,決定由我父親所在連隊和另一個連隊給予追擊。經過百餘里的奔跑,鬼了被圈進沙溝河套,在我軍全體幹部戰士的共同努力下,透過肉搏,將敵人全殲。這次戰鬥,父親刺殺鬼子最多。在這種情況下,講究吃相,是否不合適?在拼刺刀的進行中,如果向對面的敵人提出:"我正正衣冠好嗎?″,是否是滑天下之大稽?綜上,吃相,可以講究也可以不講究。別太離題就可以。
-
6 # 胡蘭英
看了這個題目,使我想起在某廠上班時,有一個女的從家拿了一小兜小西紅柿。午飯後讓幾個人吃,有一個胖大嬸那叫一個愛吃能搶。一次就往嘴裡扔兩三個,囫圇吞棗似的不怎麼嚼就嚥進了肚子裡,看她吃這小西紅柿,就像豬八戒吃東西一樣 ,一點都不雅。嘴裡的還沒嚥進肚子,兩手又可始拿了,邊拿邊往嘴裡送 說到道,快搶啊,等一下就沒了,還邊吃邊說。這小西紅柿又新鮮還酸酸甜甜的,太好吃了,旁邊的人也你抓一把我抓一把,一會兒功夫就沒了,拿西紅柿來的女人看她們一邊吃時也說,留點給某某,因為她沒提前留出來,這些還不夠跟前這幾個人吃的。她只好打消了留給那個女人的事。
看了這個題目,我還想起在村裡的某次宴席上,我和一幫孩子一桌,有三個孩子是一家的,他們家是可開小超市的,我覺得他們生活條件好,對席面上的菜應該不那麼能吃,誰想到,等菜一上桌,一會兒就被搶光了,有的孩子不是用筷子夾,而是把菜盤端起來往飯碗裡撥,有的孩子見人家快要撥玩,就用手直接伸過去抓,看著有點太沒家教了。看他們這樣有的端起菜盤往飯碗撥菜有的就是用手抓的,頓時我就沒了食慾,只能吃點他們不愛吃的比如豆腐和別的菜,隨便吃兩口,把那一小碗飯吃完,連忙回家了。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父親總教育我們,吃飯時要先讓著老人,等人上齊了等老人家夾菜時,自己再夾菜。夾菜要夾自己旁邊的,不要隨便翻菜。
現在呢,有的家反過來了,總會聽到這樣的話,先讓孩子吃。我們大人吃啥都行。
挺大的人,跟孩子搶啥吃的,說出來就寒磣。
以上我寫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去吃酒席是有很多菜的。有的孩子沒等菜上完,就吃飽了。他們的吃相再也不會跟以前的人一樣了。
回覆列表
我覺得還是有道理的,雖說只是一些微小
的動作,但是還是能體現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 文化背景和素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