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女人必經的成長之路

    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就一直有爭議,即使你再不滿意它也是客觀地存在著,你要正面的去看待這種關係。雖然彼此都有讓對方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為了同一個男人,大多數人都會努力修復著彼此的關係,即使有再多的不痛快表面上都要過的去,弄的太僵以後不來往對大家都不好。

    作為一個男人老是夾在婆媳中間也是很左右為難,婆媳問題一直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不同的時期有存在不同的問題,之前的女性遵從三從四德,會比較收斂點,再大的委屈都得忍著,如今的社會隨著女性的地位提升,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受氣包,現代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精神感受,不再唯命是從,為什麼之前的婆媳關係有是有,但是沒有現在這麼明顯,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矛盾在不斷升級,現在的女性不喜歡太多的拘束和管轄,只想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

    因為同一個人而牽扯到一起,彼此生活方式,思想觀,價值觀不一樣,它不像愛情經歷了滋潤和了解,它沒有經歷相識,相知,就走到了一起,甚至到一起生活,自然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它不會像對待戀人一樣包容,因為她們和愛情無關,婆婆也只是婚姻中的附屬品,但是好多婆婆並沒有這個意識,結婚前習慣自己做主,結婚後自然也一直以自己為中心,這對婆媳的不穩定有很大的關係,不求人人理解,但是起碼的尊重應該有吧。

    現在的婆婆大多數都比較強勢,但是她忘記了一點,這個是屬於你兒子和兒媳婦的婚姻,在婚姻裡你是一個局外人,雖然你是生他的人,但是並不代表,兒媳婦欠你的就該什麼都聽你的,放棄一切的做人原則和自由,人家也有自己的選擇,不求理解,但是起碼的尊重應該有吧,一個聰明的婆婆是學會去聆聽兒媳婦的意見,而不是什麼都要你替她選擇,作為婆婆最好不要去幹涉太多兒女的婚姻,干涉的太多,只會增加彼此的厭惡,更別說用真心待你了,你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人家怎麼會真心對你好呢?

    尤其是吵架的時候,就更要學會理智一點,不要動不動就去就會參與其中,你的一參與就變成三個人的爭吵,剪不斷理還亂的尷尬局面,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添亂,一般的夫妻吵架都會自己癒合,不用你的特意出場,反而最後什麼事都沒有,可惜現在的婆婆好多都覺得自己是超人,能拯救地球和人類,最後搞的裡外不是人,做一個聰明的婆婆需要很高的情商。

    如果婆婆做的到位了,不求功德,但求無大過,自從你選擇接受孩子成家立業的那一刻,你就要有適當放手的準備。兒孫自由兒孫福,不要把太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一個聰明的婆婆,應該有自己的社交圈,而不是天天圍繞著兒子轉,我相信大多數做媳婦的都是奔著過好日子前進的,婆婆不過分的,媳婦都是比較會過日子的。

    另一方面作為男人,要學會客觀理智的去化解矛盾,不是一直傾向一方,另一方受欺負,這樣兩邊永遠無法達到平衡。當婆婆過分了要理智客觀對待,最忌諱的就是媽寶男,相信沒有一個女人會喜歡這樣沒有擔當的男人,一個自己都長不大的孩子談何給你一個美好的未來?大多數婆婆都希望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嬌滴滴的,被人寵壞的小孩子,殊不知女人需要的是一個堂堂正正可以依靠的男子漢,離開父母的依賴是必然,否則很難成長。

    婆媳的關係最終取決於一個人,那就是你的老公她的兒子,只有保持兩邊的平衡,家裡永遠不要出現一個弱肉強食的局面,不要永遠傾向一方,就事論事,放開一切的身份,客觀的對待家裡才會有歡聲笑語,否則就是人間地獄,爭吵不休,整天過著雞犬不寧的生活,大家都累

    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有條件的儘量分開住,小兩口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婆婆也有自己的住所,距離會產生一種美,我身邊好多分開住的婆媳關係好很多,與其天天在一起相互爭吵,厭惡,還不如分開住,男人也不會老是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小窩,即使是再苦再累,只要夫妻同心,比住在一起相愛相殺要幸福快樂的多。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沒有錢買不起房子,但是你可以制定一個計劃,五年十年去實現,總有一天你一定可以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相信這也是大多數女孩子夢寐以求的幸福吧,加油!

  • 2 # 54時間海

    我身邊那些和公婆相處好的媳婦們,都過的還都不錯。

    說說我的嫂子吧,我爸媽是侄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和哥嫂住在一起的。這一晃就要十五年了,這麼多年來,嫂子的做法我很欽佩,也很感動。

    我爸比較古板,有些教條主義,我媽做事毛糙快,說話不拐彎抹角,很直接。嫂子為人熱情,處事活到,遇到該說的話就說,該做的事就做,不生分,也不發生摩擦,在相處過程中,遇到問題都能完美解決。

    先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媽媽是退休老教師,有文化,有耐心,爸爸做教育管理工作,對孩子要求嚴格,嫂子放手讓爸媽管教侄子。有時候爸爸對侄子的嚴厲我都看不過去,嫂子卻說沒事兒,爺奶都疼愛著呢,疼愛但不能溺愛,該管就得管,結果,因為從小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侄子成了品學皆優的好孩子,上學從未上過校外輔導班,一路重點初中、重點高中,最後考上了985。

    再就是生活習慣問題,老人睡眠少,起得比較早,難免會影響到年輕人的作息。媽媽牙齒不好,喜歡吃軟爛的飯菜,嫂子遷就父母,從沒有因為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鬧過不快。

    每個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我媽也不例外,很疼愛我哥,嫂子不像別的女人,她很理解我媽,她說她也有兒子,知道當媽的心。

    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做起事來順風順水,哥哥因為不用惦記家裡的瑣碎事務,有了足夠時間做事情,事業一帆風順,家裡收入也水漲船高,換上了幾百平的大房子,嫂子也換了新車。

    嫂子和我說:“我不知道什麼叫對公婆好,我以對自己父母之心對公婆”。她說,她做了總結,身邊對老人好的人,不論是對公婆爸媽還是其他老人,善待老人之人必被善待,都是越過越好,她就要做那樣的人。

    我媽說她遇到了好兒媳,儘管公婆與兒媳相處的好,是雙方互相謙讓的結果,但遇到這樣通情理的嫂子確實是我爸媽的福氣。嫂子也說自己是有福之人,兒子成材,丈夫有業,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團隊中能力強、人品差的員工要辭退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