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鄉小知音
-
2 # 兆順鹽源土特
農產品滯銷,消費者買到的產品並不便宜究其原因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分橋:一、從市場方面講,就像我們當地的蘋果,首先客商來買就得請工人包裝,還得買紙箱等包裝用品,再加上車運輸,到地方了還得入庫不是,再批發給零售商,零售的開支更大,鋪面,人工什麼的,再加上不是大家都還要賺一些嗎?這樣成本相應就高了。二、從電商來說,電商我們可以直接從產地發貨給消費者,但是成本一樣很高,首先,電商用的箱子很小裝不了多少貨,價格呢也比果商用的便宜不了多少,運費上,果商用大車講噸位,電商呢用快遞講斤算,一斤運費在一元以上,還有電商也相當於零售,價格自然也居高不下。
-
3 # 展油活水A
我自己家就有好多土豆要賣,父親賣給到地裡收貨的買賣人一斤0 35-0 5元,但當我在超市裡買土豆時發現平時家裡吃的最多的食物竟然翻了好幾倍價格,我想其中的人工裝卸費,運輸費,倉儲費,包裝費加起來讓一個原本很便宜的土豆,身價翻好幾倍。
-
4 # 大別山挑時蜂蜜
為什麼產地農產品滯銷,也經常看到新聞裡說哪裡哪裡水果蔬菜倒掉,但是終端銷售價格卻很高?也不是中間商利潤很高,主要是中間成本太高!
在地頭就要招人分揀、裝箱、運輸、倉儲、損耗、一定百分比的利潤,終端店鋪的房租、水電、人工、稅收、損耗等等加起來比產地裸價高几倍甚至十幾倍都正常!不是壟斷性生意中間商利潤也不會很高。
去中間商化去掉的也只是佔比很小的中間商的利潤,中間成本是省不掉的,自己去跟終端談合作成本也相差無幾,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中間成本甚至更高!
在產地直接發貨也同樣面臨中間這些成本,最高的成本是快遞成本,收購商運輸費用是按車算或者按噸算,而快遞按公斤全,而且普通快遞損耗更高,經常產地直接發的價格比終端零售價格都高就很這個原因。
-
5 # 夢中翔之夢
《上海果蔬副食品市場全程運營揭密》(二十二)
為什麼有些農產品滯銷,但是買到的農產品並不便宜?
中國農業生產規模小,一家一戶生產能弱,高度分散,勞動者的整體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很差,又缺乏再生產的能力,在缺乏引導的情況下,農產品想進入市場很難。這個市場對農民而言是很 “殘酷”的。產地農產品,由於眾多農戶”小而散“的特點,對於釆購商、批發商來說,就是一個”供大於需“買方市場,他完全有條件選擇商品。可以隨意打壓價格。使眾多的農戶處於 ”農產品議價“的劣勢群體。一到瓜果蔬菜上市旺季,全國各地農產品主產區,紛紛傳來”令人揪心“的資訊。農產品流通程式,計劃經濟年代的市場”資源配置“,在市場經濟運營中的”缺失“、”缺陷“,形成了大市場一個”魔咒禁錮“,”價格堡壘“。
傳奇的上海灘,神奇的果蔬副食品市場。一個成千上萬“百萬富翁”, “千萬富翁”的發源地,但同時又是 “一個無數英雄競折腰”的淚灑傷心地。農產品是一個“薄利”的副食品,農超對接,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產地直供,只是一個“溫柔的謊言” 。我們被“層層加價”整整誤導了幾十年。
市場經濟,市場有市場的“遊戲規則”, 經營者有經營者的“生存法則”,“批零差價”,是一個“致命的誘惑” 。這是一個“市中有市”, “行中有行”的大市場。市場“供應量” 和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將直接導致批發價格的浮動,這是一個極具 “風險”的大市場,這不是一個“包贏”的大市場。農產品是城市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上海標準化菜場,近百萬經營者 “生活,生存”成本來源,銷售贏利的商品。它的“價格體制”價格的形成,有著“不可逆”的歷史原因。
這是一個“薄利”經營的市場,提高市民購買慾,“敢於消費,反哺農業 ,促進生產”發展的大市場。而不是ⅩX資本“逐利”的大市場:高客單價 ,死於獲客資源,低客單價,死於運營成本,己成規律。《人生創業果蔬副食品市場中的創業人生》歡迎提問,就題作答:30年從業實踐經歷,揭開“大市場神秘的面紗”。
-
6 # wangli121666
這是農商的矛盾點所在,我老家也是農村的今天收到一個訊息,地頭好幾畝香菜沒人要,不要錢可以免費去挖,想想鄉親麼辛辛苦苦的買籽,播種,施肥打農藥,成本也是很高的,結果收穫的確實一場空。先從菜農開始說起,他們的成本範圍呢,核算起來如果不白給他們還得再加上人工,包裝費,儲存廢的工錢和時間成本,還有沒有直通道,出售的價格還是賠錢,還不入大夥都來出香菜,趕緊騰地方去種植下一批別的莊稼。省心省力。
-
7 # 二兩白開水
一邊是農產品賤賣不出去,一邊是普通市民吃不起,這兩者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大的功臣莫過高房租、高油價和農民資訊不暢通。
大部分的農產品,市民們都需要去菜市場、超市買,而一個農產品的價格,往往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天氣暫時除外):農民的賣價+運費+超市或菜市場租金的相對比例+員工工資+菜販的利潤。運費會涉及到燃油,租金會涉及到房價,油價和房價越高,就會在農產品的售價佔的比例越大。目前的高油價和房價,是造成一邊賣不出一邊吃不起的重要原因。市民吃不起,農民就會抗不住,就賤賣,但正是因為農產品在價格中佔的比例太小,即使降低一些也改變不了市民吃不起的局面。高房價高油價不止,這種局面就不會停止。
另一個原因就是農民對資訊的不敏感,也無從獲知。拿前幾年我們村的大蔥為例,3.5元/斤的地方批發價人們都沒有趕上,第二年都瘋了一樣的種大蔥,結果由於種植面積太多,一大半的大蔥都直接翻到地裡不要了。只有極少數狠下心來虧錢賣的早的人把蔥處理掉了。
建立一個農產品的資訊網,建立一套大城市商超與農民地頭之的供應鏈,這些要靠政府引導、招商,號召那些在外學業有成,打工的年輕人回來,共同發展農村,才能可能為農村找出一條出路來,解決這種市民吃不起,農民賣不出農產品的局面。
回覆列表
滯銷這個詞現在用到我們這裡白菜和花菜身上正合適。
滯銷的農產品買到手裡不便宜,那是因為中間過的人手太多了,比如,現在我們這裡白菜,市場收購價是0.23元,要是用冷庫的話,成本翻翻。收購商,加上運費,市場上的費用,到地方了還得收費,人工費,包裝費,雜七麻八的,加到一起成本比蔬菜本身價格還高,這些錢都會從最後消費者身上出。
滯銷農產品本身不貴,農民也沒掙到錢,消費者沒少花錢,中間的人都掙錢,這就是滯銷品也不便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