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營平涐一夢秋水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詩人: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朝代:南宋詩人: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註釋

      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問這池塘為何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要不斷學習,吸取新知識,讓思想活躍,對事物有更多的瞭解。

      賞析

      (其一)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原詩四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事實上寫的是明麗清新的一派田園風光,反覆讀上幾遍,就會愛不釋手!你看,一塊半畝的方型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一面鏡子(一鑑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刻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麼靜謐可愛了!也說明水是活的,正在流動,否則不可能會“徘徊”。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麼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來。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昇華,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與讀書融合了。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讚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絲竹,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詩,給我們諸多啟示,池水清澈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人的心智明朗也是由於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獲得的

      (其二)這也是一首藉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詩中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即使艨艟鉅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做學問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情不好,除了抽菸還能幹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