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整段話是這樣的:
——君子不持重就沒有威嚴,學習知識都不會牢固。以忠信為主,不要結交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錯就不要怕改正。
這段話在我看來,孔子只講了兩個要點:持重和忠信。首先思想上要有所重視,然後行為上堅守忠信,差不多就稱得上是君子了。因此,“無友不如己者”是指在忠信方面做得不如自己的人,“過則勿憚改”也是指如果在忠信方面做得不好,就要不避繁難地去改正,都是以“主忠信”為基點而言。換言之,一個人品行不好,奸詐而無信,是絕對不能做朋友的,這一點沒有任何可質疑之處。
顯然,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斷句。“不重則不威”是一層意思,“主忠信”是另一層意思,後面應當都是逗號,直至句末。但市面上的書都給斷成了句號,硬生生把一個完整的語意割裂開來,就變得不好解釋了,像楊伯峻《論語譯註》便是。
關於“過則勿憚改”是就忠信而言,《論語·學而》篇另有一處間接佐證:
曾子為什麼要在“忠”、“信”、“習”方面一日三省?難道不是生怕在這方面犯錯嗎?因為在忠信方面一旦出問題,是人格問題,屬於根本性錯誤,所以必須格外小心。比如男女出軌就是。而一旦這方面犯錯,當然就要勇於認錯,不怕改正。雖然改正這方面的錯誤,需要莫大的勇氣,非常不容易。
孔子之道,無非“仁義”。仁義的具體體現,就是忠信。忠以持身,信以待人。因此,《論語》全書會不厭其煩地提到“忠信”。我們再看《論語·衛靈公》篇:
——子張問如何行德,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為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之邦,也能暢行無阻;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即使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立的時候, 就好像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矗立在眼前;坐車的時候,就好像看到它們刻在前面的橫木上。能做到這樣,所到之處都能暢行無阻。”子張將這話寫在腰帶上。
這段講的核心是“忠信”、“篤敬”,跟《學而》篇的“不重則不威”、“主忠信”是一樣的意思,只不過順序反了過來而已。
讀古代經典,一定不可以脫離具體語境。一旦脫離了語境,意思可能會變得完全相反,甚至不可理解。
比如“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單獨來解釋,就是“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人”。咋一看很勢利,仔細一想也有道理,但深一步想則不然。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客觀上都是存在著階級和階層劃分的。不處在同一個階級或階層的人,價值觀不一樣,日常社交圈子不一樣,根本不存在做朋友的條件,即使想做也做不起來。打個比方,你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又被分到同一單位,親如兄弟。但後來你同學升遷了,當官了,而你原地未動,這時候,就算他不會疏遠你,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去找他玩。天長日久,關係自然也就淡了。
因此,現實生活中,從來不會有人把“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人”作為人生經驗加以傳授,因為實在毫無必要。大家所結交的,天然地都是跟自己處在相同層次的人。只有在上學的時候,如果你跟某一個不上進、不學習的混混小夥伴走得太近,可能會遭到父母或老師的告誡。但這裡完全沒有勢利的成分,而是涉及到品行方面,怕你被小夥伴給帶壞了。
最後回到題主的提問:“交朋友如果都是抱著比自己優秀的人才可以和他做朋友,那是不是都沒有人能交得到朋友?”如上文所分析的,這種擔心純屬多餘。你要是總能交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朋友,一定是因為你跟他們一樣優秀,或者是你表現出了將來會變得優秀的潛質,否則不可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整段話是這樣的: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君子不持重就沒有威嚴,學習知識都不會牢固。以忠信為主,不要結交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有了錯就不要怕改正。
這段話在我看來,孔子只講了兩個要點:持重和忠信。首先思想上要有所重視,然後行為上堅守忠信,差不多就稱得上是君子了。因此,“無友不如己者”是指在忠信方面做得不如自己的人,“過則勿憚改”也是指如果在忠信方面做得不好,就要不避繁難地去改正,都是以“主忠信”為基點而言。換言之,一個人品行不好,奸詐而無信,是絕對不能做朋友的,這一點沒有任何可質疑之處。
顯然,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於斷句。“不重則不威”是一層意思,“主忠信”是另一層意思,後面應當都是逗號,直至句末。但市面上的書都給斷成了句號,硬生生把一個完整的語意割裂開來,就變得不好解釋了,像楊伯峻《論語譯註》便是。
關於“過則勿憚改”是就忠信而言,《論語·學而》篇另有一處間接佐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為什麼要在“忠”、“信”、“習”方面一日三省?難道不是生怕在這方面犯錯嗎?因為在忠信方面一旦出問題,是人格問題,屬於根本性錯誤,所以必須格外小心。比如男女出軌就是。而一旦這方面犯錯,當然就要勇於認錯,不怕改正。雖然改正這方面的錯誤,需要莫大的勇氣,非常不容易。
孔子之道,無非“仁義”。仁義的具體體現,就是忠信。忠以持身,信以待人。因此,《論語》全書會不厭其煩地提到“忠信”。我們再看《論語·衛靈公》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橫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子張問如何行德,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為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之邦,也能暢行無阻;說話不忠信,行為不篤敬,即使是在本鄉本土,能行得通嗎?站立的時候, 就好像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矗立在眼前;坐車的時候,就好像看到它們刻在前面的橫木上。能做到這樣,所到之處都能暢行無阻。”子張將這話寫在腰帶上。
這段講的核心是“忠信”、“篤敬”,跟《學而》篇的“不重則不威”、“主忠信”是一樣的意思,只不過順序反了過來而已。
讀古代經典,一定不可以脫離具體語境。一旦脫離了語境,意思可能會變得完全相反,甚至不可理解。
比如“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單獨來解釋,就是“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人”。咋一看很勢利,仔細一想也有道理,但深一步想則不然。因為任何一個社會,客觀上都是存在著階級和階層劃分的。不處在同一個階級或階層的人,價值觀不一樣,日常社交圈子不一樣,根本不存在做朋友的條件,即使想做也做不起來。打個比方,你有一個關係很好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又被分到同一單位,親如兄弟。但後來你同學升遷了,當官了,而你原地未動,這時候,就算他不會疏遠你,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去找他玩。天長日久,關係自然也就淡了。
因此,現實生活中,從來不會有人把“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人”作為人生經驗加以傳授,因為實在毫無必要。大家所結交的,天然地都是跟自己處在相同層次的人。只有在上學的時候,如果你跟某一個不上進、不學習的混混小夥伴走得太近,可能會遭到父母或老師的告誡。但這裡完全沒有勢利的成分,而是涉及到品行方面,怕你被小夥伴給帶壞了。
最後回到題主的提問:“交朋友如果都是抱著比自己優秀的人才可以和他做朋友,那是不是都沒有人能交得到朋友?”如上文所分析的,這種擔心純屬多餘。你要是總能交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朋友,一定是因為你跟他們一樣優秀,或者是你表現出了將來會變得優秀的潛質,否則不可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