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龍8481

    我來為我父母帶鹽:從小到大沒被打過的,這裡就有一個 父母的中心思想很簡單——懲罰是難免的,但懲罰必須分級。 把級別劃分開的方法,不增加上限,那就是降低下限。這是非常簡單的思路 (很多人不停地攻擊這一句話,那我必須解釋一下,“不理睬”指的是在孩子不講理時讓孩子自己冷靜和反省,否則,孩子大吵大鬧,難道家長跟著一起對罵嗎?只要孩子想明白了就馬上好言好語的教育,我認為這方法沒什麼不對。我只經歷過一次,持續了2天是因為自己倔,如此而已。請不要想當然的上升到什麼冷暴力。所謂冷暴力,是孩子道歉了學乖了之後仍舊不理睬,這才叫傷害。) 我受過的最嚴重的懲罰就是。。。母親給我寫了一封長信,告訴我她有多難過。我整個人都思密達了,立誓再也不犯。 ——當時就是這樣 其他諸如講道理勝過體罰之類的早就說爛了,不贅述 —————————————————————————— 以身作則也許是最重要的,我父親愛看書,我自然愛看書,純屬天然。我母親睡懶覺,我也。。。。試想,父親天天吸菸的話,你妄圖教育小孩兒不抽菸?所以,孩子的一言一行,還是源於家長 ——————————更新——————————關於@川寧的回答,我贊同她強調的帶孩子艱辛的一面,也贊同父母自我成長的必要性。但是,有些父母就是做的很好,不能因為你做不到就說別人都在吹牛,宣稱本分享“虛情假意”實在是太過無理。我反駁後,更不該強詞奪理地說"你的經歷並非你本人可以描述準確",甚至“無論你如何迴應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實在不是平等討論問題的人該有的態度。一個如此和網友交流的人,在生活中會怎樣教育孩子? 很多人僅憑藉自身經歷,便判斷本回答“不可信”,我實在只能呵呵。這些人也讓我見識到了某些家長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一面。某些孩子可能會很可憐吧 然後摘錄某幾個過於武斷的句子,供大家一起品評: 第一,“從來不打孩子,也幾乎不罵孩子的父母們只有懦弱寵愛的父母......而這種父母造就的孩子往往也是懦弱的” 第二,“父母是凡人,經常犯錯的!”、“只要是個凡人必然有發脾氣的時候” 話是沒錯,但這能構成打人的充要條件嗎?你和同事鬧矛盾也要動手嗎?這是個人修養問題吧。 第三,“教育得當的不用打孩子不會罵孩子的父母,如果真的存在,就是從打罵孩子中一步步修煉出來的。” 你沒這個能力,不代表別人沒有。我的父母和我看到的很多優秀家長都是實實在在的例證,請不要想當然的視而不見 第四,“請你從小到大,從他的家庭裡每做一件事情都盯著,再回應你看到的。” 方舟子攻擊韓寒時好像就是這個邏輯,“你不能24小時盯著他,所以不能為他作證”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打罵不代表沒有控制力。很多朋友也提到了,中國家長的打罵,有時候並不是必要的教育手段,而只是自身的發洩而已。這是我們必須要杜絕的。 有人說沒帶過孩子的不適合發言。先不說您怎知我沒孩子?且,一個設計產品的人,如果認為客戶沒有發言權,這產品焉能有前途?做產品的都知道虛心聽取意見,但做父母的偏偏一意孤行、老子最大你給我閉嘴。。。 ———————————————————————————————— 除卻以上問題,我認為川寧的理論值得借鑑。客觀的說,我們兩個答案沒有矛盾,只有不知哪兒來的語言衝突。還請見諒。 介於此問題已經升級成無意義的爭辯,就此結束。

  • 2 # maimi32709

    孩子不能慣著。他錯了就要讓他認識到他的錯。等著他承認錯誤就好。別覺得這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小孩子內心沒那麼脆弱的。打一次的經歷能讓他記住一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花與三貓裡面年糕是什麼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