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風漫談

    水雷雖然在不如戰鬥機、坦克、導彈那麼搶眼,天天出現在電視上。但實際上,它可是跟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彈道導彈稱兄道弟的“戰略級武器”,絕對是一件讓人膽寒的大殺器!

    在現代戰爭中,水雷不出現則已,一出現就讓所有人頭痛。你想想,在重要水域、航線上扔幾顆水雷,甭管炸不炸,打這裡過的軍船、民船哪個不哆嗦?吃著火鍋唱著歌,它就炸了,這種心理威懾可不是蓋的。

    再加上水雷價格便宜,威力巨大、布放簡便、清掃非常困難。清掃一顆水雷的成本是佈設一顆水雷成本的10~200倍,效費效比那是相當的高啊。

    1988年4月波斯灣,一枚價值1500美元的老式水雷將美國“羅伯茨”號導彈護衛艦炸出一個大窟窿,維修費用花了1億多美元。1500換1億,到哪裡找這麼划算的買賣。

    1、水雷按佈設狀態分為:漂雷、錨雷、沉底雷。

    漂雷漂在水面上,隨水流運動。錨雷用雷錨、雷索固定在一定深度上。沉底雷則沉沒在海底。

    2、按引爆方式分為:觸發水雷,非觸發水雷、控制水雷。

    觸發水雷透過碰撞引爆;非觸發水雷利用聲波、磁場、水壓等條件引爆;控制水雷則透過導線控制或者遙控引爆。

    老式水雷只能防守,而現代水雷不但能防守, 還能主動進攻、敵我識別,比如自航式水雷,在水下發射後能自主航行到敵方港口、航道執行封鎖任務。水雷在歷次戰爭中都取得了輝煌戰果,以致於到現在人們都害怕提起它。

    一戰時,雙方在大西洋布下23萬顆水雷,炸燬炸傷戰艦、商船共計1000多艘,平均200多顆水雷炸燬一艘船。到二戰就更狠了,參戰各國投放了80多萬枚,炸沉各類艦船3700多艘。

    海島國家最怕水雷,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發動“飢餓戰役”,用12000顆水雷封鎖日本列島,導致日本物資輸入下降90%,工業全面癱瘓。重重打擊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在現代戰爭中,只要在中東霍爾木茲海峽投放水雷,就足以讓波斯灣石油航線停運很久,對全球石油市場影響巨大。面對水雷,連航母也要退避三舍,在越南戰爭中,水雷就炸沉了美國的“卡德”號輕型航母。

    現代水雷技術不斷髮展,向著遠端投送、精確打擊、主動對抗、狀態可控方向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先進水雷,比如:瑞士“風暴”、英國“石魚”、俄羅斯定向攻擊水雷、美國自航水雷等。各國同步加強了現代化掃雷手段,掃雷艦也是艦隊中不可缺少的成員。

    所以,不管以前還是現在,水雷都是重要的戰略武器,號稱“窮國的原子彈”啊。

  • 2 # 科羅廖夫

    掃雷艦雖然在海軍中的名氣平平無奇,卻是海上的開路先鋒。茫茫大海中,總是給海軍添亂的水雷不可忽視,所以在艦隊出發前,通常有掃雷艦作為開路相逢。2021年9月9日,俄聯合造船集團公司下屬的中部涅瓦河造船廠為俄羅斯海軍12700型掃雷艦“阿法納西·伊萬尼科夫”號(工廠編號529)舉行了鋪設龍骨的儀式,這是12700專案系列中的第九艘掃雷艦,將於2025年下水。別看這艘掃雷艦的排水量只有800噸,俄羅斯海軍卻認為該艦是海軍艦隊序列裡重要的艦艇型號,重要程度甚至超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目前大部分國家海軍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不管你是航空母艦還是戰列巡洋艦,無論你是導彈巡洋艦還是導彈驅逐艦,只要在進出港或航行途中遇見了掃雷艦,必須要鳴笛敬禮。在海軍,艦艇鳴笛一般是較低級別的艦艇向較高級別艦艇的致意禮儀,如果論噸位論大小,掃雷艇是所有艦艇中最低階的,然而它卻能打破一切定律,擁有這種特殊的待遇,由此得知掃雷艇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艦隊級掃雷艦,排水量一般在600~1000噸左右,航速14~20節,艦上裝有各種掃雷具,可排除在50~100米深的水雷。目前,水雷一般有漂雷、錨雷和沉底雷等幾種型號,漂雷浮在水面上,所以海軍直接用艦載機槍或小口徑炮打掉就行了。而錨雷部署在不同的深度,一枚40米深的錨雷足以重創一艘大型水面艦艇。若是發現錨雷,掃雷艦需要用掃雷犁切割掉錨鏈,水雷浮出水面再摧毀。

    對付沉底雷比較麻煩,這種水雷裝有非觸發性引信,若是磁性沉底雷,只要有金屬的艦艇漂過都能誘發它爆炸,非常危險,需要使用自航式的獵雷具。因此,掃雷艦的任務就是把所有這些水雷清除,給艦隊上一道保險。

    迄今為止,又5艘12700型掃雷艦已建造並交付給俄羅斯海軍——“亞歷山大·奧布霍夫”號(船廠編號521,2016年12月9日海軍服役)、“伊萬·安東諾夫”號(船廠編號523,2019年1月26日服役)、“弗拉基米爾·葉梅利亞諾夫”號(船廠編號524,2019年12月28日投產)、“雅科夫·巴利亞耶夫”號(船廠編號525,2020年12月26日投產)和 “喬治·庫爾巴托夫”號(船廠編號522,2021年8月20日投產)。

    掃雷艦“亞歷山大·奧布霍夫”號服役於波羅的海艦隊,“雅科夫·巴利亞耶夫”號加入太平洋艦隊,掃雷艦“伊萬·安東諾夫”、“弗拉基米爾·葉梅利亞諾夫”和“喬治·庫爾巴托夫”號屬於黑海艦隊(後者仍在波羅的海)。尚未服役的“彼得·伊利喬夫”號掃雷艦(工廠編號526,2018年7月25日在中部涅瓦河造船廠鋪設,2021年4月28日下水)、“阿納託利·什萊莫夫”號(工廠編號527,2019年7月12日鋪設)和“列夫·切爾納文”號(工廠編號528,2020年7月24日鋪設)掃雷艦正在建造中。

    2020年8月25日,在“軍隊-2020”國際軍事和技術論壇上,俄羅斯國防部與中部涅瓦河造船廠簽署了一份合同,建造兩艘升級版12700型掃雷艦。2021年8月25日,在“軍隊-2021”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俄羅斯國防部與中部涅瓦河造船廠又簽署了另一艘12700型掃雷艇的建造合同(估計工廠編號530)。

    在2017年12月26日 "雅科夫·巴利亞耶夫 "號掃雷艦的破土動工儀式上,俄羅斯海軍造船部副部長米哈伊爾·克拉斯諾佩夫上校說,俄羅斯海軍預計到2027年(根據2018-2027年國家軍備計劃)接收10艘12700專案艦。2021年9月9日,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曼諾夫海軍上將在“阿法納西·伊萬尼科夫”號掃雷艦的奠基儀式上談到12700專案艦時表示,將再訂購10艘同級別的掃雷艦。

    12700型掃雷艦由金剛石中央海洋設計局開發,有以下主要規格,艦長62米,寬10米,排水量890噸,全速16節,船員44人。最初,12700專案的艦艇被俄羅斯海軍列為基礎掃雷艦,然後被重新歸類為海軍掃雷艦。這些掃雷艦旨在打擊水雷,能夠在海域水域和海土中進行探測,而無需進入危險區域。為了打擊水雷,這些船配備了各種拖網,以及遙控水下無人強夯器。12700型掃雷艦的船體沒有金屬,意味著不會引發水雷爆炸,也使得探雷更加容。這種船體的重量比金屬船體低得多,其強度卻更高。最重要的是,船體可以抵禦腐蝕。

    12700型掃雷艦屬於俄羅斯海軍在21世紀的新一代反水雷艦艇,該艦最讓俄羅斯海軍引以自豪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殼採用真空灌注工藝的增強環氧樹脂基矽酸鹽纖維複合材料的戰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複合材料船。

    那麼複雜的材料名詞把我都看暈了,其實用“玻璃鋼”四個字就能代替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美的英文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