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秋的世界

    這是新聞。

    大家記得不記得貴州的大資料中心?

    當年貴州推行大資料中心的時候,微博上也是一大堆的自由派表示反對,聲稱威脅了資料自由云云,現在反過來看看,到底是誰正確誰錯誤?時間終將證明一切。

    其實還包括很久以前受到爭議的“18億畝耕地紅線”政策,大家還記得嗎?當年也是一大堆人反對,說中國糧食可以從國外購買云云,現在回過頭來看?誰正確誰錯誤?

    實際上已經不只是印度和中國,還包括印尼,越南等過都要求資料本地化,這都是美國重點“關照”的物件,未來歐洲極有可能也要求資料本地化,歐盟的新的資料法旨在打擊那些跨國公司,只不過這一次中國又是走到各國的前面。

    為什麼要資料本地化?

    實際上對於中印這兩個國家來說,資料本地化的意義極其重大。

    “資料是新時代的石油”這句話早就被提出來了,不但是新世紀的石油,且這個“石油”還必須隨時更新換代的。

    目前其實各國的數字公司都已經開始資料市場,對於中印這種超級人口大國來說,資料本地化就更加有必要性,中印都是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每天會產生源源不斷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於數字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一旦讓跨國數字公司可以把資料隨意拿走,等於平白為跨國公司的母國提供石油,而且還是免費的提供石油。這對於任何人口大國都是不可容忍的。

    況且資料本地化還有利於本國的就業和國家安全,如果資料隨意可以被其他國家拿走,本國公民的一切資訊都會在另外一個國家一覽無餘。

    印度的劣勢

    美國現在準備卡住H1-B簽證為威脅,逼迫印度放棄資料本地化。

    同時印度本地的資料公司非常依賴於服務外包,比如說塔塔諮詢,印孚瑟斯之類的。他們也反對資料本地化。

    其實印度政府完全不應該理會這些,印度是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完全沒有任何理由不發展自己的網際網路企業和IT企業,印度IT企業長期依賴於美國的IT企業的外包,已經形成非常深的依賴,而這種依賴反過來制約了印度本土的IT發展。

    印度到目前依然沒有像騰訊和阿里這個級別的公司,甚至連美團這個級別的公司都沒有。

    IT外包只能吃一些歐美IT企業的麵包屑,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產品,賺錢賺不到最多的,而一旦市場部景氣,歐美公司停止外包,他們又是被打擊最大的,完全是不合算。

    甚至我認為印度應該加強對外國網際網路公司以及IT公司的約束。

    缺乏自己本國的IT產業,任憑美國跨國數字公司予取予求,終將會吃虧的,印度現在算是醒悟過來,雖然有點晚。

    下一步就看莫迪能不能抵住來自於美國的壓力以及本國既得利益者的壓力,一旦能夠成功的資料本土化,必然會刺激印度本土的IT企業的崛起,打造屬於印度自己的IT,而不僅僅是成為跨國公司的一個“分部”

  • 2 # 經韜

    所以,當美國取消對印度的普惠制的時候,資料本地化與市場開放是美國採取措施的藉口。印度要推動資料本地化具有幾重考慮:

    第一,不能將黃金般的資料拱手送人。

    印度人口眾多,經濟潛力巨大,更容易形成資料流。這是科研人員從事研發的重要支撐。很牛的研發人員設計出了模型,但在小資料的情況下很難驗證和應用。例如,美國科學家就很受困擾,一位內聯邦、州、地方政府的資料都是割裂的。但在大資料環境下完全不同,一旦獲得印度的大資料,從經濟角度講,美國企業將會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獲得未來印度市場。而印度肯定需要建立自己的大資料,作為未來商業和經濟發展的支撐。資料本身就涉及誰會贏在未來的問題。

    第二,保持印度服務業競爭優勢。

    從當前美印經貿形勢看,印度對美國不僅擁有貨物貿易順差,也擁有服務貿易順差,尤其是在資訊和技術服務領域,對美國也是順差。說明印度的科技服務業是有競爭優勢和潛力的。保持大資料的優勢,推進資料本地化,有利於印度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第三,處於國家安全的考慮。

    從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大打貿易戰,甚至利用限制投資、嚴控出口管制、直接抓人等流氓方式打壓一國科技企業。一旦資料落入美國等手中,印度的國家安全必然遭受威脅。嚴控資料本地化,總體來說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缺乏競爭力的情況下,普遍採取的措施。而且77個國家開啟的電子商務諸邊談判才剛剛展開,還沒有具體規則,但美國為了長期經濟和戰略企圖,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推行資料本地化,盡最大可能發揮自身優勢。印度當然不得不防,不得不想辦法。

  • 3 # 鶇飛天

    印度推進資料本地化是保護國家資訊保安的正確舉措,特別是金融資訊對保護經濟資訊保安至關重要。

    印度一直以具備相對完善的銀行系統而自豪,但是,其相對開放的金融系統也導致其金融資料的碎片化,有大量的金融資料被跨國公司所掌握,金融監管能力也會受到損害。

    印度要求這些跨國公司對涉及到印度使用者支付資訊實現本地化儲存是完善印度金融監管能力的必要步驟,但是這會損害美國的金融霸權,特別是因此而加強印度政府對銀行系統的控制力而讓美國不爽。

    隨著支付系統的電子化和網路化,支付資料越來越詳細,已經成為金融資料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資料的大量積累可以充分描述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態,因此,絕對不可以被國外企業掌控。

    但是,印度資訊科技水平有限,要實現資料本地化存在巨大挑戰。就拿支付系統來說吧,除了使用印度本國清算支付系統可以本地化外,但是,透過手機發生的個人支付和交易資料依然被大量儲存在以美國企業為主的國外公司總部資料中心。依印度目前的IT技術發展水平, 只能實現區域性的資料本地化,要做到多層次和系統性的資料本地化是很困難的。但是,這表明了印度業界和政府的態度,也是印度資訊基礎設施發展的必然趨勢,美國反對也沒有用。

    相信,未來印度會對谷歌等採取類似的行動,你說美國能開心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球運動對於健身有什麼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