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3年1月,隨著阿拉曼戰役的勝利,一舉扭轉了英軍在北非戰場上的頹勢,並轉入了反攻。幾乎同時,盟軍成功登陸非洲後向縱深挺進,形成了對突尼西亞的包圍。也就是說,解放非洲指日可待,同盟國必須提前作出下一步的戰略計劃。

    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取得的勝利,無疑提高了英國在同盟國的影響,而美國的參戰,更讓丘吉爾對在卡薩布蘭卡召開的英、美、蘇三國首腦會議充滿了信心。然而,參戰不久的美國,並不願意跟著英國的“指揮棒”走,雙方發生了激烈衝突。

    蘇聯不參加會議,美、英兩國在戰略上存在分歧。

    隨著德國入侵蘇聯,英、美、蘇三國正式締結同盟。羅斯福一邊透過《租借法案》,不斷地將裝備物資運往蘇聯;一邊按照蘇方的建議,準備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以此緩解蘇軍在戰場上的壓力。可以說,幫助蘇聯符合美國的全球性主導戰略。

    老謀深算的丘吉爾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將美國牢牢拴在自己的“戰車”上,與蘇聯形成“抗衡”,符合英國主導歐洲的戰略。因此,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極力主張盟軍進攻非洲,並親自前往蘇聯進行“安撫”,致使登陸法國計劃流產。

    蘇聯最高統帥透過這件事,也認清了英、美兩國並沒有放下意識形態上的成見,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後依然敵對。只得“求人不如求己”,面對德軍的猛烈進攻苦苦支撐,並對盟國的“誠意”產生了極大的懷疑,甚至是不信任和失望透頂。

    從羅斯福角度看,沒有蘇聯參加,這個會議的分量減輕了不少,尤其是丘吉爾的強勢,一定會趁機拿捏一下美國;如果有蘇聯的參與,可以在某些方面共同制約一下英國,既符合美國的價值觀,又可以利用英、蘇之間的矛盾,提高話語權。

    對於只有英、美兩國首腦參加的會議,最高興的是丘吉爾。他可以拉上美國,將進攻義大利,痛擊德國“軟腹部”的軍事行動進行到底。但羅斯福不打算受制於人,他想盡快結束地中海戰事,騰出手來開闢第二戰場,雙方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雙方的“討價還價”,最終確定登陸西西里島。

    隨著非洲戰場越來越明朗化,盟軍必將取得勝利。但對於是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還是登陸西西里島進攻義大利,美、英雙方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爭論得不可開交。讓英華人感到納悶的是,美華人的態度越來越強硬,有一決高下的架勢。

    美軍將領堅決反對進攻義大利,認為在這麼小的範圍內展開進攻,無論是打擊的力度、規模,還是造成的影響都屬於小打小鬧。同時,將使蘇軍面臨巨大壓力,甚至可能遭受失敗的命運,一旦蘇聯有個閃失,盟軍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更何況,將盟軍主力投入到與美國利益毫不相干的地區,拖入歐洲與蘇聯的紛爭中,充當英華人的“打手”,極有可能與蘇聯交惡,這完全不符合美國戰略的需要。也就是說,英華人把美華人“當槍使”,獲取的全是英華人想要的利益。

    顯然,英華人對登陸義大利做足了功課,他們提出的“巴爾幹戰略”很有說服力。首先,盟軍在陸地上的戰鬥力,與德國陸軍相距甚遠,在地中海附近進行幾次有限進攻,既減少傷亡,又鍛鍊部隊,逐漸地向內陸推進,是切實可行的。

    其次,就目前德軍的實力來看,根本不需要動用蘇德戰場上的一兵一卒,就可以輕鬆地在法國北部集結至少44個師的兵力,而盟軍並不具備與德軍抗衡,尤其是登陸與反登陸的作戰能力,應當積蓄實力後,再考慮在法國登陸的可能。

    更主要的是,既然是開闢第二戰場,進攻義大利同樣能做到牽制德軍的作用。同時,盟軍在地中海已經集結了大量的部隊,還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獲勝的可能性更大,甚至能迫使義大利投降,促使土耳其加入盟國,可謂一舉多得。

    英華人的“巴爾幹戰略”,改變了美國海軍金上將等將領的看法,最終獲得了透過。由此可見,西西里島戰役實際上是英、美兩國政治爭論和妥協的結果。但蘇聯認為,這是一個毫無建樹的作戰行動,狡猾的丘吉爾又贏得了一次外交勝利。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狗狗為什麼愛咬主人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