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三段,一段寫“樂”,二段寫“痛”,三段寫“悲”。樂在何處?你看,“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一樂也。蘭亭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可謂二樂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可謂三樂也。曲水流觴,可謂四樂也。飲酒作詩之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可謂樂之極也!這“五樂”概括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正應了“信可樂也”一句。一群文人雅士,在青山綠水間,行高雅風流之舉,怎不令人羨慕?快樂之情,自不待言。
然而作者的寫作用意並不在樂上。中國古代文人對生和死進行過深入的思考。死亡一直是纏繞在文人心間的話題。面對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作者沒有沉浸其中,而是從中引出了對生死的聯想。人生在世,形式各異。不管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還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都會為一時的順達而滿足,甚至忘記了死亡。等到對所追求的事物產生厭倦之後,自己的感情也就隨著事態的變化而變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來了。原先自己以為歡樂的事情,在短暫的俯仰之間就變成了陳跡,尚且不能不因此而發出感慨;何況人生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的安排,最終要走向死亡。在作者看來,人生是多麼渺小可憐!以上是作者從現實的角度抒發的人生短暫、不能自馭之嘆,突出了一個“痛”字。
接下來,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發現古人也是如此,對生命的感慨不謀而合。由此看來,人們普遍看重的是生,厭惡的是死。莊子“一死生”的觀點是“虛誕”。那麼,未來呢?後人看我們,也像我們看古人一樣吧?人生代代相傳,痛苦也代代相傳,沒有休止。這真可“悲”啊!這裡的“悲”顯然不同於上段的“痛”。痛的是人生短暫,好景不長;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無休止。這樣,“樂──痛──悲”構成了本文的感情發展脈絡,十分清晰。
作者記錄下這次集會的作品,目的是給後人提供一個產生共鳴的依據。然而,作者對生死的思考並沒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也沒有得出通達徹悟的解釋。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具有深刻的哲學價值,並不是“虛誕”“妄作”,王羲之顯然沒有真正理解莊子的思想。作者從眼前的美景聯想到生死問題,表現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是有其積極意義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思想是很多文人共有的。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越是如此,我們越是感覺到莊子所言的深刻。
本文語言清明簡潔,有些已成為成語,廣為使用。由於作者的思想比較含蓄,對人生的思考點到為止,因而語言有一定的跳躍性,可能影響讀者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分三段,一段寫“樂”,二段寫“痛”,三段寫“悲”。樂在何處?你看,“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謂一樂也。蘭亭之地,“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可謂二樂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可謂三樂也。曲水流觴,可謂四樂也。飲酒作詩之間,“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可謂樂之極也!這“五樂”概括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正應了“信可樂也”一句。一群文人雅士,在青山綠水間,行高雅風流之舉,怎不令人羨慕?快樂之情,自不待言。
然而作者的寫作用意並不在樂上。中國古代文人對生和死進行過深入的思考。死亡一直是纏繞在文人心間的話題。面對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作者沒有沉浸其中,而是從中引出了對生死的聯想。人生在世,形式各異。不管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還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都會為一時的順達而滿足,甚至忘記了死亡。等到對所追求的事物產生厭倦之後,自己的感情也就隨著事態的變化而變化,又想到了死亡,感慨也就來了。原先自己以為歡樂的事情,在短暫的俯仰之間就變成了陳跡,尚且不能不因此而發出感慨;何況人生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的安排,最終要走向死亡。在作者看來,人生是多麼渺小可憐!以上是作者從現實的角度抒發的人生短暫、不能自馭之嘆,突出了一個“痛”字。
接下來,作者考察古人的感情,發現古人也是如此,對生命的感慨不謀而合。由此看來,人們普遍看重的是生,厭惡的是死。莊子“一死生”的觀點是“虛誕”。那麼,未來呢?後人看我們,也像我們看古人一樣吧?人生代代相傳,痛苦也代代相傳,沒有休止。這真可“悲”啊!這裡的“悲”顯然不同於上段的“痛”。痛的是人生短暫,好景不長;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無休止。這樣,“樂──痛──悲”構成了本文的感情發展脈絡,十分清晰。
作者記錄下這次集會的作品,目的是給後人提供一個產生共鳴的依據。然而,作者對生死的思考並沒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也沒有得出通達徹悟的解釋。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具有深刻的哲學價值,並不是“虛誕”“妄作”,王羲之顯然沒有真正理解莊子的思想。作者從眼前的美景聯想到生死問題,表現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是有其積極意義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思想是很多文人共有的。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越是如此,我們越是感覺到莊子所言的深刻。
本文語言清明簡潔,有些已成為成語,廣為使用。由於作者的思想比較含蓄,對人生的思考點到為止,因而語言有一定的跳躍性,可能影響讀者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