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設計略顯保守,LCD永不為奴
首先在外觀設計方面,榮耀V30 Pro整體來說較為保守,雖然雙挖孔設計在去年年底還算新鮮,但以目前的眼光來看只能說中規中矩。同時,雖然榮耀V30 Pro對於左右兩側與上方邊框的寬度控制得較為不錯,但不得不說“下巴”在同價位手機中確實處於略寬的水準,不過這也配不上槽點吧,畢竟要考慮到該機的LCD屏與售價。
雖然榮耀V30 Pro正面的視覺觀感非常一般,但好在其搭載的一塊素質不錯的LCD顯示屏(順便高喊一聲“LCD永不為奴”)。這塊螢幕解析度為2400*1080,由於LCD螢幕畫素為RGB排列方式,因此在顯示文字等資訊時比確實比同分辨率的OLED螢幕更加細膩。在色彩方面,螢幕覆蓋96% NTCS色域與100% DCI-P3色域,色彩顯示足夠滿足日常使用。由於LCD屏基本上都採用DC調光,因此使用榮耀V30 Pro不會遇到頻閃問題,對眼睛更加友好。
雖然這塊螢幕顯示素質還算不錯,但還是有槽點存在的,比如雙挖孔四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輕微的泛紫現象,不過筆者上手這部機型並不嚴重,對於日常使用基本沒有影響。同時,受限於LCD特性,榮耀V30 Pro峰值亮度僅為520nits左右,對比現階段一眾1000nits的OLED機型,在這一方面確實顯得相形見絀。不過在實際體驗中,僅僅在豔陽天中與燈光直射的環境下會感覺亮度不夠外,大多數情況下520nits的亮度足夠使用了。
背部設計無需多說,完完全全的一副“大眾臉”,矩陣式攝像模組甚至都有些審美疲勞了。好在其三款漸變配色較為簡潔,不像前作所用的V型紋理那般張揚,符合更多使用者的審美需求。在側邊可以看到一塊凹下去的,那便是指紋電源二合一按鍵,上方則為音量調節按鍵。側置指紋方案雖然名字沒有螢幕指紋那般高大上,但實用性卻相當不錯,不僅解鎖速度超快而且還能夠輕鬆實現盲解鎖,解鎖體驗值得給個5星好評。
超高規格拍攝硬體,DXO高分實至名歸
透過背部可以看到,榮耀V30 Pro採用了三攝模組,分別為4000萬畫素SONY IMX600 RYYB超感光攝像頭+1200萬畫素電影鏡頭+800萬畫素長焦鏡頭,其中主攝與長焦鏡頭均支援OIS光學防抖功能,並在DxOMark測試中拿下了122分的出色成績。
外觀設計略顯保守,LCD永不為奴
首先在外觀設計方面,榮耀V30 Pro整體來說較為保守,雖然雙挖孔設計在去年年底還算新鮮,但以目前的眼光來看只能說中規中矩。同時,雖然榮耀V30 Pro對於左右兩側與上方邊框的寬度控制得較為不錯,但不得不說“下巴”在同價位手機中確實處於略寬的水準,不過這也配不上槽點吧,畢竟要考慮到該機的LCD屏與售價。
雖然榮耀V30 Pro正面的視覺觀感非常一般,但好在其搭載的一塊素質不錯的LCD顯示屏(順便高喊一聲“LCD永不為奴”)。這塊螢幕解析度為2400*1080,由於LCD螢幕畫素為RGB排列方式,因此在顯示文字等資訊時比確實比同分辨率的OLED螢幕更加細膩。在色彩方面,螢幕覆蓋96% NTCS色域與100% DCI-P3色域,色彩顯示足夠滿足日常使用。由於LCD屏基本上都採用DC調光,因此使用榮耀V30 Pro不會遇到頻閃問題,對眼睛更加友好。
雖然這塊螢幕顯示素質還算不錯,但還是有槽點存在的,比如雙挖孔四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輕微的泛紫現象,不過筆者上手這部機型並不嚴重,對於日常使用基本沒有影響。同時,受限於LCD特性,榮耀V30 Pro峰值亮度僅為520nits左右,對比現階段一眾1000nits的OLED機型,在這一方面確實顯得相形見絀。不過在實際體驗中,僅僅在豔陽天中與燈光直射的環境下會感覺亮度不夠外,大多數情況下520nits的亮度足夠使用了。
背部設計無需多說,完完全全的一副“大眾臉”,矩陣式攝像模組甚至都有些審美疲勞了。好在其三款漸變配色較為簡潔,不像前作所用的V型紋理那般張揚,符合更多使用者的審美需求。在側邊可以看到一塊凹下去的,那便是指紋電源二合一按鍵,上方則為音量調節按鍵。側置指紋方案雖然名字沒有螢幕指紋那般高大上,但實用性卻相當不錯,不僅解鎖速度超快而且還能夠輕鬆實現盲解鎖,解鎖體驗值得給個5星好評。
超高規格拍攝硬體,DXO高分實至名歸
透過背部可以看到,榮耀V30 Pro採用了三攝模組,分別為4000萬畫素SONY IMX600 RYYB超感光攝像頭+1200萬畫素電影鏡頭+800萬畫素長焦鏡頭,其中主攝與長焦鏡頭均支援OIS光學防抖功能,並在DxOMark測試中拿下了122分的出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