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3年初,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迫與蘇軍形成僵持狀態;在非洲,蒙哥馬利取得了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後從東面向突尼西亞進軍;同時,美軍也首次參戰,派出了10萬部隊在非洲登陸,從西面對突尼西亞的德意聯軍形成夾擊之勢。

    然而,斯大林沒有參加這個會議,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斯大林格勒戰役到了收尾的關鍵時刻,幾百萬的部隊在蘇聯的國土上進行廝殺,各種協調、部隊的調動都需要最高統帥部來確認。而作為一方統帥不在國內,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也不利於戰役的程序。

    其次,蘇德戰爭爆發後,美、英、蘇三國建立反法西斯聯盟,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早在1942年英美就應該在歐洲登陸開闢第二戰場,從而減輕蘇聯前線的壓力。但是善於詭辯的丘吉爾徹底打消斯大林的期盼。

    更為重要的是,受價值觀的影響,東、西方的對立由來已久,彼此的信任度不高。更何況,美英雙方在實際行動中,並沒有兌現向其承諾的儘快進攻歐洲,只是提供了物資上的支援,在蘇德戰場上,依然是蘇軍一家在苦苦支撐。

    也就是說,先前美英的做法,斯大林並沒有看出他們的誠意, 既然沒有誠意,開不開會的意義也就不大。況且,眼下國內的戰爭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離不開他。與其說是斯大林忙,走不開,不如說是他在等美、英兩國的下一步行動能否打動他。

    丘吉爾的政治目的。

    沒有蘇聯的參加,讓這個會議的分量減輕了不少,但不影響美、英兩國之間的“討價還價”。當然,非洲的勝利,讓丘吉爾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了羅斯福的面前,他竭力兜售進攻“歐洲下腹部”,從巴爾幹地區進入歐洲大陸的腹地。這樣做的目的:

    一是,攻佔西西里島,確保地中海航行安全。自墨索里尼進攻非洲以來,丘吉爾就無時不刻的掛念著埃及的局勢,因為那裡有英國賴以生存的“生命線”——蘇伊士運河。只有確保地中海的安全,才能徹底解決英國的後顧之憂。

    二是,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掠奪是很偏愛的。巴爾幹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石油更是各國趨之若鶩的目標,而英國更是想借助美國的勢力共同控制該地區的殖民地,爭取戰後利益最大化。

    當然,作為反東方勢力的“強硬派”,丘吉爾始終對蘇聯都是十分警惕和討厭的。而巴爾幹地區是擋住蘇聯的前哨站,一旦首先攻佔這裡,就可以鞏固英國在地中海的陣地,保住它對遠東的控制。顯然,丘吉爾更多是推行他的政治目的。

    羅斯福的長遠目標。

    雖然美國的國際主導地位在逐漸提高,但與英國相比,其影響力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美國首次派兵介入歐洲戰局,與長期征戰的英軍相比,自然是個“新兵”,沒有太多的說話底氣。但羅斯福並沒有打算受制於英國,他自有主張。

    首先,羅斯福十分反感對一個地區或國家的殖民統治,因為一戰、二戰的根源就是源於對殖民地的爭奪。他倡導世界和平的主要觀點,就是推行國家和地區的自治和穩定。為此,他同意丘吉爾的“巴爾幹”和“地中海”的戰略主張。

    但是,他提出以經濟投入的方式對英屬殖民地進行援助時,被警惕的丘吉爾拒絕了。因為他知道美國投入的背後,就是對殖民地的控制,甚至是削弱英國勢力範圍的一種手段。說白了,在爭奪殖民地方面,英、美雙方都表現的“赤裸裸”。

    其次,他提出並宣佈對軸心國只接受“無條件投降”。一戰的“後遺症”就在於對戰敗國執行的是“有條件的”發下武器,處理的“不徹底性”成為日後二戰爆發的起源。“無條件投降”就意味著,戰敗國要麼無條件投降,要麼被完全消滅。

    而作為戰勝國如何處置戰敗國,就完全由戰勝國說了算。而美國丟擲“無條件投降”就是限制其他國家和戰敗國擅自去談條件,這樣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起碼是不能少了美國的利益。

    同時,羅斯福同意共同進攻西西里島,不是白幫忙的。作為交換,他提出反攻緬甸問題,得到了丘吉爾的支援。因為,佈局亞太地區的戰後格局,就必須觸動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利益。

    當然,收復緬甸就可以打通到中國的國際運輸線,加強中國戰場對日本的牽制,一方面,可以建立空軍基地,縮短對日本本土轟炸的距離和付出的代價。從而減輕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壓力,從而更好的施行“先歐後亞”的戰略;

    另一發面,就是拉攏與中國的關係。從美國的長遠利益出發,建立美中友好關係,在亞洲扶持一個親美國家,繼而達到控制整個亞洲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在國際社會提高美國的支援度,這就是不久以後,中國之所以能夠參加開羅會議的根本原因。

    英美雙方的智鬥。

    羅斯福為了權衡與英國的關係,可沒有少下功夫。為了自身的利益和爭取法國的支援,此次會議,法華人吉羅將軍作為美國內定的未來法國首腦,也來到了卡薩布萊卡參加會議,目的就是要削弱英國對法國的干預力度。

    心知肚明的丘吉爾自然明白羅斯福的想法,他當仁不讓,自然地將戴高樂將軍推向前臺,與美國一爭高下。然而,軍人出身的戴高樂怎能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他不肯任人擺佈,拒不前往。

    丘吉爾沒有想到自己扶持的法國接班人這麼不懂事,不給自己面子。眼看羅斯福的目的就要達到,他不得不警告戴高樂:在羅斯福與他之間,他一定選擇最大的。也就是說,你吃我的、用我的,關鍵時候掉鏈子,就不要怪我放棄了。

    這顯然是赤裸裸的“威脅”。“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最終戴高樂也來到卡薩布蘭卡,與吉羅作了一次“勉強的握手”,組成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同任主席。一場奇葩的“拉郎配”就這麼締結了,成為英、美雙方智斗的產物。

    儘管此次會議的背後,還是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和對未來自身利益的追求;但不管怎麼說,美國和英國在打敗軸心國的總目標上達成了共識,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無條件投降”原則,還是得到了擴大同盟國的支援。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土裡沒有種子時間長了卻會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