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家之女

    華胥國又稱華胥古國,是上古時期中華大地上一位傑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領華胥氏所創立的國度。華胥,也稱華胥氏,風姓故里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關於華胥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後上百種典籍均有記載。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相傳她踩雷神腳印,感應受孕 ,生伏羲和女媧 ,傳嗣炎帝黃帝,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

    在八千多年前,華胥為了部族生存,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遊徒,足跡遍佈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學界普遍認為,處於黃河流域上中游的華山方圓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華山的得名,除了其山形像“花”(古代“花”與“華”同)之外,還因為華胥氏族就生息、繁衍在華山之陽。因此,中華民族之“華”源於華胥之“華”。

    華胥國,傳說中虛擬的理想國度,最早見於《列子·黃帝》。華胥氏作為華胥國的女首領,“其治國有方,民無嗜慾,自然而已,是為盛世樂土“。

    華胥國發展歷史

    據說黃帝即位三十多年,因思天下大治之事,三個月無心治理政事,忽一日夢遊到華胥氏之國,見其國上無國君,下無貴賤愚賢之分,人民無所嗜好,既不戀生也不畏死;既無親疏背向之隔,也無愛憎利害之心,是一個沒有人間利害得失的奇妙極樂世界。

    黃帝醒來,如獲養身治國之道,又過了二十八年,國家大治,差不多同華胥氏之國一樣,而黃帝卻仙逝了,百姓因此慟哭,兩百多年慟哭不絕。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就開始用各種方式構想自己的未來,在傳說的華胥國中,沒有統治和被統治之分,人民沒有超出必需的慾望,也淡然面對生死。對人對物,以一待之,毫不偏廢。既不愛惜什麼,也不畏懼什麼。一切都順其自然。

    這個理想國是天下為公無有尊卑等級的大同世界;在《道德經》裡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在《列子》中裡是《黃帝篇》裡的“華胥國”;在《莊子》裡是“至德之世”;在陶淵明筆下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在《無能子》裡是“無奪害之心,無瘞藏之事”的太古之世。

    此後黃帝便以此治國,二十八年之後,天下大治,幾乎和華胥國完全一樣了。在他死後,這種局面仍然延續了二百年。

    其實黃帝所謂的道,不過就是道家之道——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而已。因此,後世將黃老並稱,共同看作道家的創始人物。

    華胥國在哪兒?

    一、陝西說

    從現代考古學和人類社會學研究可知,華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代表。

    由於社會生產力低下,矇昧時期的母系氏族社會的自然、淳樸、和諧成為文明時代提倡清靜無為、返璞歸真、小國寡民的道家的社會理想,於是便有了華胥國的社會模式。

    華胥國位於今藍田縣華胥鎮,《綱鑑易知錄》載:“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注云:“華胥,在今陝西蘭田縣,小淵日渚。”

    又據《竹書紀年前編》:“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箋:“按,華胥,地名,在陝西藍田縣。小淵日渚。”

    大體而言,古華胥國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約20公里的藍田縣華胥鎮。至今華胥鎮保留有一塊關於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遊的字樣。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的張中和認為:大量的史載、遺物,可資佐證:三皇時代的部落中心即華胥國。華胥的姓氏為風,是現西安市藍田人。

    她處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媧和伏羲的生母,又是華胥國末期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是華夏民族在上古時代,與天地八荒進行抗爭和孕育文明的領軍人物。

    二、山東說

    菏澤:據《禹貢》及《菏澤市志》記載,華胥國在雷澤,即今天的菏澤市一帶,還有史學家考證在鉅野縣城區一帶。

    台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與《哀公十四年》均日在齊地(今山東博山縣)。臺同邰、駘,《左傳·哀公六年》雲:邰在今山東章丘縣。

    《大清一統志》載:“章丘縣西朝陽故城有赫胥墓”。既然華胥後裔之墓在此,那麼這個華胥國(即部落)也就在今山東章丘,華胥亦自然生於此。

    三、山西說

    《左傳·昭公元年》雲:“汾川”,“則臺駘汾神也。”《論衡》寫作“臺臺”。《路史·後紀四》稱默臺、墨臺,即臺臺。今山西汾水流域的侯馬有駘神廟,其他縣市也各有臺、駘之地名。因而有的學者認為“華胥之國”在山西南部,華胥生於此。

    四、浙江說

    台州是傳說中的“華胥氏之國”,很多書籍記載了黃帝與台州的故事。略摘錄如下:

    唐·王瑾《廣黃帝本行記》有黃帝“藏丹經於委羽山,最後息駕反真,乘龍昇天為太一君”等記載。

    宋·臨海人陳耆卿著《嘉定赤城志》和《民國臨海志》、《台州道教考》等書都記載了《列子·黃帝》“黃帝夢遊”的典故,“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

    宋·李昉《太平御覽》卷四十引《郡國志》雲:“台州(臨海)覆釜山即龍符山)……夸父逐日之所踐”。夸父即不少文獻中與黃帝並稱的炎帝。《史記·晉語四》稱:“昔少典娶於有蛟氏,生黃帝、炎帝。”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一有軒轅黃帝“嘗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的記載。

    明·萬曆《仙居縣誌》引南朝宋孫詵《臨海記》雲:“《韋羌山》此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俗傳夏帝踐歷,故刻此石。”

    清·戚學標《台州外書·遺聞》雲:“華胥洞在巾子山兩峰交界山腰”。

    清·胡昌賢《委羽山記》稱:軒轅黃帝慕道周遊四方,求解三一真氣之要。遂南浮於江,登會稽至天台受金液神丹之方,煉九鼎之丹於縉雲……而付之以丹經,藏於委羽山。

    《華胥氏之國》所指的“弇州”、“台州”古地名在那裡呢?張湛雲:“不必便有此國。”但弇州的臨海、天台、黃岩、仙居等地卻有黃帝神話傳說。說不定弇州(今江蘇太倉)、台州(今浙江台州)這一廣闊地域還真是黃帝時代傳說的“華胥氏之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處理腳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