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眾多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邪惡的軸心國集團和正義同盟國集團之間的戰爭,然而二戰中的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複雜的歷史程序。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期1917年,協約國中的沙俄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後蘇俄取代沙俄,建立第一個紅色政權,而後蘇俄經過艱難的國內戰爭後,於1922年聯合原沙俄境內的蘇維埃政權,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也就是蘇聯。

    蘇聯在遠東是日本勢力相接,由於日俄戰爭的恩怨和蘇俄內戰時期,日本對於蘇俄的干涉,加上對於中國東北的日蘇之間的利益衝突,日本和蘇聯存在著巨大矛盾。

    而在歐洲,希特勒在1933年上臺成為德國元首,建立第三帝國,在希特勒的“創業”階段,希特勒就在《我的奮鬥》毫不隱諱的表達了對蘇聯的敵視,而蘇聯建立後,曾經極度熱衷於對外輸出革命,進而成立了第三國際,專門指導各國的紅色革命,於是1936年日本、德國、義大利出於對蘇聯的敵視,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但事實上這個條約象徵意義較大,僅僅表達了對蘇聯的不滿。

    1936年日本、德國、義大利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6年以後,國際風雲突變,先是日本在佔領中國東北後,又在1937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侵佔了大片的中國國土,同時為了防禦日本從中國東北侵佔蘇聯的遠東地區,蘇聯在遠東地區陳兵百萬,防備日本,日本也同樣在中國東北不斷擴大關東軍的規模,專門為了防備蘇聯,蘇聯和日本的關係很緊張。

    而在歐洲,在德國崛起之後,開始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而為了防備德國可能的突襲,蘇聯積極主張與英法在在歐洲建立共同的安全體系,來防禦德國,但是遭到英國和法國的冷遇。而英法則熱衷於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儘量來唆使德國向東與蘇聯開戰,然而希特勒則充分的利用英法的這個心理,不斷的歐洲獲取更大的利益,不斷挖英法盟國的牆角,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並劍指法國的鐵桿小弟波蘭。波蘭是英法的底線,希特勒在看到英法的底牌之後,更換目標轉而跟蘇聯交好,而蘇聯則也是在與英法溝通受挫後,在希特勒丟擲巨大利益的引誘之下,轉而和德國結盟,來瓜分東歐,繼而向西擴張,來增加蘇聯的戰略空間。

    1939年9月蘇軍和德軍在波蘭境內會師

    而德國和蘇聯達成二戰後最後的利益交換,狼狽為奸的達成瓜分東歐的建議就在1939年7月到8月,這對於德國來說是重大的戰略選擇,與蘇聯結盟,能夠讓德國解決掉波蘭問題後,從容向西面對英法兩國,從而避免兩線作戰這樣的德國先天頑疾。於是經過反覆討價還價,最終在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確定了瓜分東歐的總戰略,而此時蘇聯和日本正在中國境內的諾門罕爆發著激烈的衝突,顯然對於遙遠的日本,德國一定會選擇近在咫尺而且看上去更為強大的蘇聯作為盟友的,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1939年9月蘇聯和德國做掉並瓜分了波蘭

    就在蘇聯與日本激烈鏖戰於諾門罕之際,蘇聯和德國在歐洲結盟,然後德國和蘇聯一起做掉了波蘭,而後德國掉頭向北、向西來對付北歐和西歐各國,而蘇聯則趁勢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入侵芬蘭,強迫羅馬尼亞割地,將蘇聯國境線整體向西移動了數百公里,建立蘇聯所謂“東方戰線”。

    事實上德國和日本就是這樣互相拆臺的豬隊友,比如這次日本和蘇聯在諾門罕死磕,德國則與蘇聯交好,蘇德兩軍會師在波蘭,而兩年後的1941年,德國制定了蓄謀已久的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而就在德國全面入侵蘇聯錢兩個月的1941年4月,日本則與蘇聯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然後就在德國閃擊蘇聯試圖一舉幹掉蘇聯,希冀於日本同時行動,策應德國牽制蘇聯的時候,日本則指定了野心勃勃的對美作戰計劃,就在1941年12月,德國在冰天雪地的蘇聯莫斯科城下與蘇軍苦戰的時候,日本則集中它最強大的海上艦隊,越過大半個太平洋去襲擊珍珠港去了。

    1941年12月在莫斯科城下苦苦鏖戰的德軍

    就在蘇聯與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廝殺的時候,日本在突襲珍珠港

    所有日本和德國這樣互相拆臺的豬隊友,要是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才真是見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審計報告出來後,審計給出的調整分錄要如何進行調整?